人生点滴(三) 公共食堂由于粮食短缺,长期处于饥饿,一部分人蛋白质摄入不足患上了水肿病,肚子,面庞,大腿……乃至全身浮肿。 以下是一些1959年吃公共食堂得水肿病的故事: 1959年春天,大食堂办得越发艰难,更多人得了浮肿病,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上级拨来专门给浮肿病人的黄豆磨豆汁,生产队长挨家挨户核查患病的人数,登记造册,并发给每个病人一个竹签子,浮肿病人每天早晨凭竹签到食堂领一碗豆汁,但他们大多行动困难。 邻近生产队有个七口之家,丈夫得了浮肿病进了营养食堂。营养食堂开饭早,自带加上补助的几两粮及一点红糖水也填不饱肚子。每顿饭后他回家看家人吃饭,希望吃点剩饭。年长的孩子懂事,喝稀汤后就说吃饱,省下食物给爸爸。但母亲担心丈夫病好后孩子饿出浮肿病,提议将丈夫的粮计划称回来大家一起维持生计。 1959年底食堂解散,许多人得了“水肿病”,肚子肿得像孕妇但仍觉得饿。之后三年自然灾害让情况更糟,粮食十分紧缺。 公共食堂由开始吃白米干饭,到吃稀饭、红苕汤,青菜汤,最后甚至没有食物。粮食和副食品短缺,人们生活每况愈下,一部人份患上水肿病。 那时缺营养的水肿病,与今天丰富的食品时代的糖尿病,冠心病,一样较多。啊营养均衡,才能身体健康!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