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程派青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二月的独行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0:09: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礼义城水门内侧。


礼义城水门的门闩孔。


礼义城城门角上蝙蝠及人物雕刻。


礼义城水门外侧。


渠县1986年立的文物保护碑。


礼义城,再看一眼。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4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0:44: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从礼义城水门下来,路边有座制作考究的古坟。


右边能认出个“东壁图书府”,或许可以证明墓主是个读书人。


墓室空空如也,掘墓应该发生在很久以前。


这边能认出“青山绿水映当头,天为吉人此地留。石■明灯常拥护,■■■■■千秋。”从内容上看,是一首悼诗。


旁边还有座小墓,不妨把他们暂定为一家三口。
坟上还有两幅对联:
义城来龙脉;
巽水绕坟台。
——其一
龙来千■开甲第;
脉发三教起人文。
——其二


下山后在路边,看见一对奇怪的石磙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4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21:15: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礼义城里有一块乾隆年间的《重修三教寺碑记》,写碑文的人提及的“本朝初年,流寇……”,大概是指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做过湖北玉沙县县令的雷姓官员没有说南宋末年发生在这里的战争。

(以下是我辨认的碑文内容)
重修三教寺碑记
礼义城后临江水,面俯群峰,四围陡峻,上有水田、池塘,惟东西两门径路可通,渠邑东北界胜地也。(以下缺若干字)庙,前明万历己卯年,陈继宗所撰碑记,内有天产英■,胡公、陈使威雄莫测,功业难名焉,王莫能■谥镇国将军后(以下缺若干字)本朝初年,流寇数千踞城肆害,左右士民同心协力继当,兵戈扰攘,(以下缺若干字)礼守义,坚保城侧之斌山寨,其附近诸寨亦协同仇,乃走川北(以下缺若干字)即后征前,当日城名礼义或者因此,至城上之初见殿宇碑载修城后(以下缺若干字)了,一自安岳县天台寺住锡斯山,■僧常德置买田地招募徒众(以下缺若干字)之绝顶处有祠,中如来左孔子右老君,像皆石刻,此三教(以下缺若干字)也。数百年来,台阁■■不常,圣容倒坏不■,常住田(以下缺若干字)贯六、空万等到寺清理常住,将前田地之售、当者,捐资续■(以下缺若干字)之漏烂者培补如旧,重新三教■祠。但思三教中惟儒(以下缺若干字)皇上尊崇至圣先师,自京师及各省会郡邑耑立学宫,春秋永享,典重礼隆,不与一切象教同视。今礼义城寺僧(以下缺若干字)虽异儒理,实兼乎释道人,能易空虚寂灭之说,而务亲义(以下缺若干字)导引胎息之功,而事礼乐农桑,■习正风化(以下缺若干字)幸岂小补哉!庙工既毕,欲勒碑记,资助众姓及常住四至,向予商叙。予里人也,间阅庙之残碑,合之传阅,因惴■(以下缺若干字)理撰次付僧庶,后之履斯山者稍识巅末,毋虚冒三教之名矣!故为是序。
荆楚玉沙令阳溪雷■■敬撰
统领募化众会禅僧  空万    明正  昭祥  晓云
今有本山常住、边界周围■岩立无■
(以下捐资人名、银两数,略)
大清乾隆拾三年岁次戊辰季冬月毂旦立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4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9:39:5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营山车站,平息纠纷的发型哥
到渠县只晚了一点点,没赶上已经开走的南充班车,下一班要过两个小时后才发车,于是在新车站候车室里蹭时间。
刚刚觉得有点百无聊赖,却看见明玻璃外,车站出口处,人员在聚集。出什么事了?
我挤到人群边上时,刚有一辆中巴驶近门口,驾驶员十万火急地跳下车,三把两把挤到站门口的签证室外,开始——咆哮。
在圈外的人却惊惶地呼叫,“车没停稳!”果然,中巴在慢慢“自驾”,后面还有一辆中巴。那位驾驶员听到惊呼,马上又挤出来,飞速钻进车去,伸腿踩住刹车。有人又喊,“好险,只增一卡。”
驾驶员排险成功,一秒也没停留,又挤到窗口前,开始吵嚷。他火力强大,里面的人不是对手。
很快,车站领导也加入进来,听他们吵吵的内容,矛盾的焦点似乎是班车出站的某个程序。
参加答辩的人越来越多,双方处于均势。一位车站领导年轻气盛,一出场就蹦出一句,“不要在我的车站闹事!”围观的驾驶员、售票员不满意了,纷纷以“人民的车站”纠错,矛盾迅速升级,群辩大有发展为群殴的态势。
好像已经有人开始推搡,我听见站方有人在喊,“报警。”
“好大个事,报个锤子的警。”人群里传来漫不经心的一声。笑声比我回头的速度还快,是几个售票员,女同志就是欠点大局观——笑场了。
发型哥挤到圈子中间,但我没看明白他是向着哪边的。他向哪边不要紧,围观群众竟不自觉地移动,为的是换角度看他的发型。很多人开始笑,双方几位主力辩手虽然没笑,但也吃了一记顿挫,都松懈下来了,各自向靠近自己这边的观众诉说自己的苦衷。
从辩手们的表现来看,驾驶员失之火爆,但刚才排险,得了印象分;站领导失之口快,但尚能自控。双方其实都还算通情达理。这么看来,可能是那个出站程序确实有问题,有问题不怕,改嘛,连发型都可以改,程序为什么不能改?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4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9:45: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情绪不稳定的驾驶员


出站口


运营秩序一度中断


发型哥出场


发型哥在倾听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9:46: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雨中登燕山
正史里,那地方叫“运山城”,但当地人都喊“燕山寨”,当地人写的文章里解释说是山上燕子多,但我觉得这个解释说服力不够。很可能是“运”、“燕”二字发音相近,然后因为某种特殊原因(比如大规模移民)转音所致。不过“燕山寨”的喊法已经占了上风,向当地人问路时,就莫说“运山城”了。
燕山寨在蓬安县城与河舒镇之间,在一个叫“桃花村路口”的地方下车,向桃花村的反方向上山,简易公路直通山寨。公路是几十年前修的,雨天特别泥泞。今天河舒逢场,一路上都有老乡冒雨下山,他们是至今还住在燕山寨的农民。多数南宋山城都有良田美池,山民居住其中,比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也差不了多少。
老乡冒雨赶场,我冒雨登山,彼此都觉得新鲜。
一路上风景优美,如果是春天,会更美。路边偶尔有些农家,狗很凶,对于怕狗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千里走单骑”那种难度。要防滑、要放狗,走得也就很狼狈。公路转了几个很急的弯,快进山寨时,路边崖窠里有些佛龛,最完整的一龛是释迦居中、孔丘居左、老君居右的标准“三教共祀”。我们中国人很好客,这个位序也挺有意思,平衡、和谐。外来的和尚坐了中间,门下弟子升官发财当了领导的孔子行二、偷渡出关跑了的老君是老三,三位不是都要吃供吗?没问题,你们坐一堆,一次性礼拜,大家撇脱。
佛龛两边有记录捐资人姓名及出资额的石刻,首尾的文字可以辨认出,这里叫地藏岩,建于嘉庆七年。清朝乾嘉年间,川东的白莲教闹得很厉害,建佛龛的时间与大规模军事行动结束的时间应该是相互吻合的,历史就是在乱与治之间演替。
前面又有狗叫声,我知道,燕山寨到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4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0:12:0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远望燕山寨,也是平顶山的形状……


回头看蓬安县城,像海市蜃楼……


上山的土公路……


这种石板路雨天特别滑,还不如走烂路……


快到了,这家的狗很凶……


路边,新近被盗掘的古墓……


居然有太阳……


回来才注意到这张照片,这上面明显是过去的石垒,很可能是个城门,但当时没找到这里……


公路崖边三教并祀的神像……


完全被洗白了的古代摩崖……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48#
发表于 2011-12-16 21:55: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重庆
好一篇风趣幽默的游记,欣赏了。

点评

程派青衣  握手。 

发表于 2011-12-17 20:40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4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4:24: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蓬安县政府立的文物保护碑,它自己也快成文物了……


山上有禁地……


门上瞅一眼,像是个车队……


居民院门前的石盆……


燕山顶上闲适的黄牛……


一眼古井


山上有好几口水塘,这是最大的一块……


民房与公房,都已经荒废了……


在一块台地上发现一群这样的东西,开始以为是水井……


走近一看,口小腹大,内部干燥,像是做窖藏的……


有的加了盖……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4:25:2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人谁无过——城门与功勋的絮语
燕山寨上的房子很密集,很荒凉。有办公楼、有宿舍、甚至还有一个车队,一切迹象表明这里存在过一个保密单位。隔着一条昔日的水泥步道,另一边属于原住民,人气凋敝,可能多数已经没有人居住了,加之今天全体下山赶场,山上除了我,只有狗。
不清楚小村里有多少条狗,我直接打过照面的有六条,此起彼伏的狂吠声,宣告它们“御客于家门之外”的坚强决心。一进村,我就被一黑一白两条狗前后包夹,挤兑到一处低洼的水塘边,侥幸突围时,已经狼狈不堪站在村子外面的田地里了,而田地外面,就是悬崖。
后来是试探性地靠近,一次又一次。估计村里村外我留下的脚印抵得上全体村民们一个工作日的总量。狗们终于妥协了,它们几乎再也不理会这个执著的来客。
山上的水塘超乎想象地多,几乎每家每户都坐拥一口,假如村民愿意,这里完全可以搞成个水乡的模样。一口古井的井沿被茂盛的植株围拥,让我放弃了近前探看的想法。别的,就是在村外看见的几个神秘地窖,我开始以为是几口井,凑近一看,口小腹大,内部整齐、干燥,怀疑为过去藏粮食的地方。
最想找的城门,先后换了几个方向梳了几遍,无影无踪。等我彻底排除了对狗的害怕,才明白自己脑袋锈了。城门,一般哪会设在城的中心区域?
意识到这一点,我已经在这座废城里转了近两个小时,于是果断跳出无围之城,向崖边搜索。
也没觉得有什么艰难的过程,比较顺利地在山崖下找到了一座城门,在城外看,那场景和几年前在《中国国家地理》上看到的那张照片一模一样:荒草蒙茸的废城门洞下,平躺着掉下的门额,上面“天外一峰”四个大字清清楚楚。几年里,此地曾来过几人?
指南针告诉我,这里是东门,往山下的小路若隐若现,雨天,又很累了,时间也紧,不能再往下。
城门内侧,顺山崖的左手边,我找到了那块《宝祐记功碑》,横式版面如小幕电影屏幕,字大如碗,个别行被人为凿毁,但基本不影响阅读。宋楷正气凛然,每个字都凝结着南宋军人最后的光荣。
背后是深渊,人只能站在几十厘米的崖路边仰望。
回来后,我发现一个问题,但有点不忍心说出来:这位受到上级通令嘉奖的守将,很可能,就是两年后的那位降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