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多数大陆人而言,宝岛是和阿里山、日月潭划上等号。没到过阿里山、日月潭,就跟没到过台湾一样。 我知道,很多景象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留存在想象中的,永远是最美好的。但这次行程中必须有这两个景点。
记得那天登阿里山,导游要求5点半起床。导游事先就打过预防针,不要把这两个地方想象得多美好,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大河大水都留在了大陆。 怀着一颗平常心,开始了阿里山的登山之旅。
经过九路十八弯,终于达到此行目的地。阿里山海拔2000多米。
阿里山虽不算高,但以其神木、樱花、云海、日出四大胜景而驰誉全球,故有“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之说。我们虽然5点多起床,到达的时候已经8点多了。如果要看云海,最好头天就住进来。
背后就是樱花树了。当然,冬天不是看樱花的时候。明年3、4月份,那就樱花盛开了。
因为日本统治过台湾50年。不要问我啥时候的事哈。历史书有。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把台湾划给了日本。1895年——1945年,台湾受日本统治。现在在台湾街头、老百姓生活中,日本文化的影响也很厚重。待人接物的礼仪、日式料理,在台湾能直接体验到。
抵达山顶,有很多高大的树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投身下来。站在大树地下,人多么渺小。而有些树木甚至历经千年,它们从古代走来,不断生根生长。它们似乎已经参透历史的轨迹,静看历史变迁而不语。
看清楚了没,三代木。第一代死了,长出了第二代;第二代死了,又长出了第三代。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从三代木这,王铮亮的《时间去哪儿了》无厘头地从心中冒出来。
阿里山的学校。据说是整个台湾,老师待遇最好的学校。因为位置偏僻,所以给老师的补助就特别丰厚。
这棵是阿里山的镇山之宝——阿里山神木。树高45米,树龄有2300年。
去了阿里山,又来到日月潭。好了,小时候心心念念的两个地方终于见识到了。
到了码头,需要坐船前往岛上。差不多几分钟,就靠岸了。台湾真是小而美。想晕船都难,分分钟就靠岸。
日月潭中有一小岛远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名拉鲁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估计要航拍才能看出效果。当时登上了岛,俯瞰日月潭,好像有那么点意思。
吃着阿婆茶叶蛋,听着原住民的歌曲,那就一个美啊。茶叶蛋的生意那真叫生意,据说每天收入4万元人民币。一个不到2元人民币的鸡蛋,这得卖多少出去。我只是尝鲜。我看好多人都是10个10个的买。
真羡慕阿婆,蒋经国特批可以在日月潭景区卖。或许,我们都是冲着这个吧。
天蓝蓝,水蓝蓝。不要忘了带一盒高山茶。这次到了嘉义和南投,下次会去哪儿呢?
(这是我女的照片哈,这次和她一起去,跟团8日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