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今日 5725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江油人] 板登寺的秋色正浓

溪泉清风 (注册会员) 发表于:昨天 21:17|查看:1022|回复:0   [复制链接] | 来自四川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梓潼县卧龙镇板凳寺的秋色与历史传说


板凳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卧龙镇拦河村,地处金牛道紫云分道,是蜀道上的重要古寺。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始建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年),最初为三国时期诸葛亮用兵屯粮的驿亭基础上发展而来。


寺庙的兴衰与朝代更迭紧密相连:明末因兵燹被毁,清康熙年间修复,乾隆甲子年(1744年)重建,咸丰年间)因蓝军与清军交战再次损毁,同治年间复建,光绪八年最终扩建。现存建筑保留正殿遗构,寺内有蜡烛树、高香树、板凳树等百年奇树,见证了千年沧桑。


作为金牛道上的节点,板凳寺不仅是宗教场所,更承载着军事与交通功能,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屯兵积粮的历史,为其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名称由来:石凳与奇树的双重传说,还有一种传说与三国时期诸葛亮有关;

1. 石凳说:明永乐年间重建寺庙时,从地下挖出石凳,故以此命名。8

2. 奇树说:寺内有两棵交错生长的大叶香樟树,枝干形成类似板凳的高拱形状,因此得名“板凳寺”。

3、诸葛亮与千年银杏的故事:板凳寺与三国文化深度绑定,相传诸葛亮北伐时曾在此屯兵,因当地鼠患严重,他命人栽种两株银杏树驱鼠。老鼠被赶走后却引来巨蟒,巨蟒以银杏果为食,寺庙得以安宁。如今寺内两株千年银杏仍枝繁叶茂,被称为“高香树”,成为古寺的标志性景观。


此外,寺内现存清代《重修板凳寺碑记》和《祀神碑志》等石刻,以及“夫妻树”(两株交缠合抱的香樟树)等自然奇观,进一步丰富了其历史文化内涵。

——如今的板凳寺虽历经损毁与重建,但仍保留着唐代始建时的格局与三国文化印记,正殿遗构、古树名木及碑刻文献,使其成为研究蜀道历史、三国文化及古代寺庙建筑的重要实物遗存。作为梓潼县“三国故里·田园卧龙”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诗意栖居地。

初冬时期,板登寺内的两棵百年银杏树霜叶正红,在阳光下金灿灿的,格外诱人。寺院后两棵350年以上树龄的香樟树两枝横跨相连确实向一个粗犷的板登。后殿的石阶两侧呈现出斑斓的青苔,石板巳被行人踩出了凹凸不平的痕迹,留下了岁月的沧桑。

从江油城区出发径大堰镇凤凰乡忠兴镇仙鹤镇卧龙镇(栏河村)即到板登寺。约42公里左右。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2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