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交警支队领导,各位关心此事的网友们:
早上好!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就三合镇老君路上“川罗肥肠店”门口长期存在的严重交通违停问题发帖。 前两次,我收获了贵单位及时、积极的官方回应,我曾为此感到鼓舞和欣慰。然而,就在今天早上9点19分,我再次途经该路段时,心情无比沉重,我目睹了惊心动魄的一幕:因为违停车辆霸占车道,一位骑电瓶车的人被逼得无路可走,只能驶入对向的快车道。就在那一刻,一辆正常行驶的大货车与他并肩而行——一边是“肉包铁”的脆弱,一边是“铁包肉”的巨大。两者之间,可能只有几十厘米的生死距离。这不是电影,这是每天在路上上演的真实险情。难道非要等到那几十厘米化为乌有,才来追悔莫及吗?今天的场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将他人的生命置于赌桌之上”。违停车辆的行为,等同于强行把一名电瓶车骑手推入了一场危险的“俄罗斯轮盘赌”:被逼入快车道是第一颗子弹,与庞大的货车并肩而行是第二颗子弹。我们之所以尚未听到枪响,不是因为游戏安全,仅仅是因为运气好,那颗“致命的子弹”尚未击发。但谁能保证,下一次扣动扳机时,赌输的会是谁? 那些熟悉的违停车辆,依然堂而皇之地占据着机动车道,交通依然在危险与拥堵中挣扎。“加强管理”的承诺言犹在耳,但路面上的一切都未曾改变。这种“网上回应快,线下行动慢”的巨大反差,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一个核心问题:为何在有明确民意监督、且有官方承诺的情况下,违法行为依然得不到有效整治?我理解执法的复杂性,但我无法接受“回应”沦为平息舆论的“形式主义”。在此,我想与交警部门共同深度剖析几个可能的原因,这或许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1. 执法缺乏“持续性”与“震慑力”: 是否仅仅是偶尔的巡逻或驱赶?对于屡罚不改的违停者,是否缺乏像 “连续处罚”、“坚决拖移” 这样的雷霆手段?违停成本过低,导致警示作用远远不足。 2. 违法者已摸清“执法规律”: 违法者是否已经掌握了交警的巡查规律,玩起了“你来我走,你走我停”的“猫鼠游戏”?这暴露出我们的管理模式需要从“人力巡查”向“科技赋能、全天候监控”升级。 3. “整治”未触及问题根源: 整治是否只针对了表面的“车”,而未触及产生违停的“人”和“源”?是否与餐馆负责人进行了有效沟通,并责令其承担起引导顾客的社会责任? 基于以上分析,我不再仅仅“呼吁”和“建议”。我今天正式提出以下诉求,恳请贵单位给予明确、具体的答复: 1.请公开“加强管理”的具体举措: 在过去的两天里,针对该路段,贵单位具体采取了哪些超出以往的执法行动?是增加了多少次巡逻?开具了多少张罚单?拖移了多少辆屡教不改的车辆?我们需要看到执法的“数据”和“决心”。 2.请公布具体的“专项整治方案”与“时间表”: 请问,贵单位计划在何时(具体日期或时间段)在该路段开展为期多长时间的专项违停整治行动?这个方案的目标是什么?将动用哪些警力和技术手段? 3.请明确“违停自动抓拍系统”的安装计划: 对于这种警力难以全覆盖的痼疾,科技手段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请明确答复,在此路段安装违停抓拍电子眼是否在计划中?如有,时间表是什么?如无,障碍在哪里? 法律的权威不在于印在纸上,而在于执行在路上。交警的公信力不在于快速的网络回复,而在于道路上看得见的安全与秩序。 我仍然愿意相信并支持交警部门的工作,但我的信任和耐心,需要你们用实实在在的、肉眼可见的整治成效来维系。期待一个关于 “具体行动” 的回复,而非另一个关于 “重视” 的承诺。 发帖人: 一个持续关注、寻求实效的市民 日期:2025年11月11日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