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最后一更:祝各位李白家乡子弟们,国庆大吉、中秋团圆、事事顺遂!!
李白深知,欲救苏家,必须找到赵敬尧伪造证据的铁证。他回忆起那夜在废弃仓库所闻,赵敬尧心腹师爷曾提及“账册原件已焚,仿本在‘獬豸’腹中”。 “獬豸”乃传说中的神兽,能辨曲直,常被视为司法公正的象征。州衙大堂之上,正悬有一块刻有“獬豸”图案的匾额!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李白的脑海中形成。他需要一场公堂对质,一个当众揭穿谎言的机会。 通过老仆,李白将计划告知被困的苏亶。苏亶虽疑,但见李白分析透彻,且身处绝境,只得一试。 次日公堂再审,苏亶突然提出,有关键人证可证明自身清白,并要求公开审理,允许士子旁听。赵敬尧自恃证据“确凿”,为显“公正”,应允。 开庭之日,州衙内外围满百姓。赵敬尧高坐堂上,志得意满。苏亶虽憔悴,却目光坚定。李白则混于旁听人群之中,一袭白衣,卓尔不群。 赵敬尧命师爷呈上所谓“受贿账册”,指证苏亶。账册笔迹模仿得极为相似。苏亶据理力争,言乃伪造。双方争执不下。 此时,李白越众而出,朗声道:“学生李白,偶游至此,听得此案,有一愚见,或可辨明真伪。” 赵敬尧见是李白,心下大惊,欲斥其无关人等退下。但围观百姓好奇,纷纷起哄要求一听。
李白不慌不忙,向赵敬尧及众陪审官员行礼,道:“真假之辨,有时不在字迹,而在内容。学生曾阅历年漕运卷宗,记得案发那年,七月十五日,因暴雨冲毁官道,所 漕船停运三日,直至七月十八方启程。而此账册却记录苏大人于七月十六日收受漕船贿银。试问,船既未行,贿从何来?岂非天大漏洞?”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赵敬尧与师爷顿时脸色煞白,他们伪造时只注重笔迹,万万没想到时间细节上竟出如此纰漏! 李白趁势追击,目光锐利直视那师爷:“再者,学生听闻真账册并未销毁,而是藏于一个与‘公正’相关之处。大人何不派人查看堂上‘獬豸’匾额之后呢?”此乃虚张声势,攻心为上。 师爷做贼心虚,以为事败,吓得魂飞魄散,扑通跪地,连呼“大人饶命!是赵别驾逼我伪造的!真账册早已毁了…” 顿时,公堂之上一片哗然!赵敬尧惊怒交加,欲要狡辩,但大势已去。州牧震怒,下令彻查。 苏亶冤屈得雪,当场释放。苏府门前重获生机。当李白伴着苏公踏出州衙时,天空飘下了那年眉州的第一场雪。雪花纷飞中,他看见苏清月身着素衣,立于马车旁,泪光盈盈,笑靥如花。
然而,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州牧虽惩办了赵敬尧,但对牵扯的“京官”却讳莫如深。 李白明白,真正的幕后黑手依然隐匿于朝堂之上,危机并未根本解除。但此刻,能与清月重逢,看着雪中她纯净的笑容,李白觉得一切冒险都是值得的。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