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今日 4663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楼主| 发表于 2009-3-14 17:43:0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1#
    

马国栋
口述
尚德均
整理

青林古镇由两条河街组成,两街之间有一条溪水相隔。清乾隆辛亥年间,溪水上建起了合益桥之后,方使两条街贯通相连。当地群众习惯称桥南的街为“老街”,桥北头的街为“新街”。新街正中一段街面上,左低右高,上下相差近一米,自然形成上下两段,分别又称“上街子”、“下街子”,上街子较长,占整个街面三分之二,下街子占三分之一。这一段奇特的街面上,建有长四十多米、宽三米有余,纵跨上下街子的“凉亭子”一座。所谓“凉亭子”,顾名思义,也就是一座四面通风能遮阳蔽雨的空架房子。凉亭形似“人”字,上覆青瓦,与现在有顶棚的集贸市场有些相似,这样长跨十余间街房的过街凉亭,在解放前省内外均不多见,是青林口一大景观。其建筑结构也很别致,整座凉亭面积约140平方米,全部为木结构建筑,以十一排扇架穿连而成,但只在下街子一侧立了十一根木柱,上街子一边不见木柱。原来,它巧妙地利用上街子每户门前的檐柱,把凉亭扇架的抬梁穿进檐柱,以檐柱替代了应设的木柱,如此既不影响每户人家进出,又显得宽敞美观。凉亭檐口与住户的檐口交会之处,以石涧石槽将水分几个大段引向下街子流出,使亭内视野开阔无障碍,完全成为一能蔽雨遮阴的宽敞场地。凉亭子还有一别致之处:利用下街子一侧十一根木柱,在距地面约60公分处,以宽约15公分的木方穿连,既起到了扇架横向相连分解重力的作用,又成为下街子的栏杆,也给休息的人们设置了天然座位,故而群众说,“凉亭子内有万年板凳。”
凉亭子的南头,高耸天灯一盏,直插云霄。十余米高的杉木作灯柱杆,立于一米高、六十公分宽的圆形石座上,杆顶端固定木滑轮。每当夜幕降临,人们点燃一盏特制的油灯,利用挂在木滑轮上的绳索,将天灯送上杆顶的铁锅下面,灯光划破暗夜,远在四公里外的朱家桥坝上也盈然可见,无月的夜晚,天灯更是晚归的人们心上的期盼。
凉亭地处商业闹市区,缓解了古镇市场摊点稀缺的矛盾,建成后更成为集镇商贸活动的中心。上下街子店铺林立,每逢赶集,凉亭内摊点鳞次栉比,人头攒动,南来北往的客商摩肩接踵,商品门类纷繁庞杂,小贩的叫卖声、茶旅餐饮的迎客声、交易买卖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凉亭子的夜市更具情趣。当夕阳西斜,夜幕降临,为了养家糊口的小商小贩,不顾白天的劳碌,再度进入凉亭子。上下街两厢的坐商店内灯火通明,凉亭内小商贩的摊点上,纸灯笼、亮壳子摇摇晃晃地发出微弱的灯光,一亮一暗,映射出世态炎凉。那些走南闯北的行商走贩,不知为何,更钟意这下里巴人的凉亭子夜市,只见三三两两的客人,进得亭来,品茶小酌,谈天说地,羁旅的愁思,在这一刻得到纾解。亭内小食摊点以张汤圆、文粽子、魏饼子、谢氏兄弟卤制烧腊以及白小鸡等更擅胜场,深受顾客欢迎的马聋子糯米糖糕也是老少皆宜的佳品。茶馆内还有说古道今的评书夜场,独具特色的川剧围鼓坐唱。提着篮子游亭串店的小贩“五香瓜子”、“油炸蚕蛹”、“香酥胡豆”的叫卖声把夜市推向高潮,也有些“运气不佳”的赌徒,垂头丧气踽踽街头……。夜市在喧沸中慢慢冷却,人们意犹未尽,等待着明日的晨曦。
此亭建于何时,现已无法考证,毁于民国二十年(公元一九三一年),毁败拆除后,再无人问津。

一九九零年五月七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09-3-15 16:16:5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2#
    

陈昌裕
初稿
符幼余
整理

青华观原名“菁华观”,坐落在场镇西面、即潼江西岸陈家坝中央一稍稍隆起的山坪(当地名曰“旱坪山”)之上,距场镇约半华里。道观坐西向东,后依大山,前临平坝,居高临下,气势雄伟。站在观门,阡陌纵横的田野,一望无垠。陈家坝三面环水,潼江河就似一条玉带绕坝而过,青林口老一辈文人墨客所谓“青华观后是翠青山,前有玉带水”就是这个意思。据该观挖掘出的青花瓷坛(盛和尚骨灰所用)上字迹考证,道观应建于大清乾隆年间。
出青林口西场口(水港子),过吊桥沿石板小路经过陈家坝约15分钟即到青华观,道观占地面积约440平方米,系木结构建筑,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每个翘角上吊有小铁钟一口,微风吹动,清脆悦耳。道观四周粉壁围墙,围墙内外古柏参天,绿树成荫。
从观门前坡下,沿石阶而上直达山门,正中是正殿大门,正殿上方是一匾额,上书“青華觀”三个约1.5米见方的大字,字体美观大方,刚劲有力。大殿正中是“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左边塑的是牛王菩萨,右边塑的是龙神。向天井是灵官菩萨,天井后约40平方米的空地,立1.5米高巨钟一口,每逢晨钟响亮,十数里外皆闻其音,左边有石碑一块。天井右侧是碧山殿和三光殿,左侧为客房。殿门上有匾一道,上书“好生代传”四字。过天井是大殿三间,中间神龛高1.5米,塑老君、夫子、佛祖三神像,大殿左侧是观音菩萨,右侧九天玄女,塑像端庄秀丽,奕奕如生。再往后是武圣殿,正中供奉武圣帝君关羽,周仓关平侍立两旁,不怒自威。其余为道士丹房、香客的客房及厨房等。
青华观一九五一年在“四大运动”中全部被拆毁,改为生产队集体保管室至今。

一九九零年八月四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9-3-16 19:28: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3#
    

符幼余

辛代寺位于青林口北面,距场镇约2华里,出北场口沿到辛家沟的石板小路步行十几分钟即到。
辛代寺现仅存遗址。据七十高龄的赵民林老人追述,他曾亲眼见寺里古磬,上面的文字标明辛代寺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可惜寺里巨钟古磬均毁于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所以具体时间已无从查考。辛代寺的得名,据传是因建寺时辛、代二家为最大施主,辛家是当地富豪,代家则有一位翰林学士。
庙宇建于一稍高的小山包上,气势雄伟,占地面积约3亩。
寺庙坐西向东,呈一正两侧式。正殿的匾额是“大雄宝殿”,供奉如来佛祖,两侧金刚、罗汉,造型姿态万千。左侧是武圣殿,武圣帝君关羽端坐当中,关平周仓侧立两边。右侧前殿供奉“碧山娘娘”,后侧为观音殿,高悬“雾洒尘寰”大匾,塑像形象逼真,端庄秀丽。再后面依次是“送子娘娘殿”、“龙神殿”、“牛王殿”、“马王殿”,塑像造型各异,各具风采。侧边各设厢房数间。庙里巨钟古磬堪称“双绝”,每逢晨钟响起,山谷回荡,仙音袅袅,声达数里之外。大殿庭院对面有一戏台,以供庙会时唱戏所用。
寺庙前面小山下是发源于紫前垭的一条小河,小河两岸松柏夹岸相映。河上建有一座单孔石桥,与对岸通往雷家河、金子山的古道相连。河水绕庙而过,使庙宇三面环水,在苍松、翠柏、黄连古树的衬托之下,更显秀丽壮观。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日,是辛代寺观音菩萨、碧山娘娘庙会,香火非常旺盛。除邻近各乡的善男信女之外,百里之外的剑阁、梓潼、中坝、绵阳等地也有很多香客不辞跋山涉水前来朝山拜佛,庙会往往十日不散,给青林古镇也倍添喜气。
大清道光辛巳年(公元1821年),辛代寺毁于火灾,后由本寺主持广顺长老之徒孙元洪和尚化缘募资,重修宝刹,再塑金身,现有重修时的石碑尚存。
公元一九五八年,“大炼钢铁”之时,巨钟古磬毁于一旦,庙宇周围的松柏古树也未能幸免,被砍伐殆尽。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辛代寺庙宇被彻底拆毁,至今仅存遗址,令人不胜唏嘘!

一九九零年八月三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9-3-17 19:28:3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4#
    

陆朝端
初稿
符幼余
整理

活佛寺位于青林口南面,建于王爷山山腰,距场镇约2华里,出南场口沿着到冷家坝的石板小路可到。
相传,有一位陕西籍老和尚,携带《金刚经》、《华严经》、《大乘经》三部经书来到本寺,每日诵经念佛,后染病不愈,端坐而化,本寺僧人将其肉身塑为坐像,人称“活佛”而得名。

庙宇坐东向西,周围松柏参天,将庙宇掩映在茂林深处。林荫山径隐约可见飞檐翘角,叮当不绝的风铃声,伴随着寺庙的暮鼓尘钟,颇有深山古寺的森严气度。
根据庙内巨钟上铭文,可知寺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沿三十二道石阶自下而上直达山门,山门外八字粉墙上画着两只下山虎,吊睛白额,黄斑灿然,形态呼之欲出,画工精美绝伦。
进得山门,是大佛殿,三尊古佛映入眼帘,护法天王韦陀及十八罗汉威武森严,左右两边壁画是八仙。二进殿宇东有文殊骑青狮、南有普贤坐白象、西边慈航普渡乘狮吼、北面五顶佛祖跨麒麟。三进殿是活佛殿,活佛塑像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其后是老君殿,侧殿供奉送子观音,十二元觉神像,观音殿的对联是“慈航开普渡,观音见如来”。大殿右面是文昌殿,供的是文昌帝君,左面是牛王殿、马王殿,供的是牛、马二王神像,再后面是地藏王菩萨,其余为僧人寝房及客房。
庙后有一股茶盅粗的泉水自岩石中涌出,清凉无比,四时不竭。活佛寺的僧侣及周围的庄户人家皆饮其水,源流自今。
古刹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清代翰林李深甫的父亲李春山在寺内设馆教学,曾在粉壁上题诗二首:

(其一)
砚田生计两无期,暂借禅院作讲闱。
懒息久问生讷答,怜才不让佛自悲。
鸟鸣古寺天初晓,人生春风日已西。
唯语庭前桃李树,赏心端不负良时。
(其二)
桃李芬芳正及时,栽培可惜无多期。
随缘遇语三声气,讲学暂称一字师。
但愿尔生多努力,手拿白纸赴京梯。
挥鞭走上长安道,万里行程终易知。

后来,另一位先贤史光先也在该寺教书,并题诗一首:
青风飘桂殿,霁月照花宫。
渔人溪岸北,归客旅途东。
祖离先师慢,佛灯一点红。
耳听樵上雨,目睹林间风。
以上题咏可以侧证当时活佛寺香火鼎盛。寺庙几经维修,山门外石阶下面左侧立有高八尺的明朝崇祯十二年维修庙宇石碑一座,右侧立有高五尺的清道光五年维修庙宇石碑一座。
民国十二年十月三十日半夜,活佛寺失火,经当地群众奋力抢救,仅救得活佛殿,其余建筑均被烧毁。
四十年代初,剑阁人陈国武来本寺出家。他在成都昭觉寺受戒回寺后,四处化缘募捐,当地群众也极力施助,才又将该寺重新建成。
重建后的活佛寺,直到解放后搞集体化时,庙宇大部分被拆去,材料用于修建生产队保管室,现仅存数间厢房。

一九九零年八月四日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3-17 21:38: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15#
好漂亮~~~想去哦!!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19:17:1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6#
    
符幼余

宝宁寺位于青林口东北面,距场镇约10华里,沿途风景秀丽,景色怡人,令人流连忘返。
出青林口东场口沿到云集的公路行约五分钟,便是长塘堰。下公路顺左手过堰埂,踏着田间小路向北前进,长塘堰便出现在你面前。长塘堰河道长约半华里,因其狭长而得名,两岸芦苇丛生,夹岸相映。碧绿的溪水清澈见底,游鱼在水中自由往返,偶有一两只翠鸟惊起,歇在芦苇上,倏尔又飞向远方,芦苇犹颤个不停,大地宁静安谧。此时,若驾一叶扁舟,游荡于秋水芦花之中,该是何等的平淡素雅!
走完长塘堰,溪水突然一拐,把你的视线导向左首——那里是溪水源自的山谷,也即是通往宝宁寺的陈家沟。谷口两旁巨石空悬,箐竹丛生,极其狭窄险要。由于地势的升高,溪水也随之提升丈余,上游缓缓而来的水流,到这里突然奔腾倾泻而下,气势恢弘。
小路伸向谷口左侧一孤悬数丈的巨石之下,巨石形如虎口,令人望而生畏。陆路忽然走到尽头,眼前是溪水相隔,串串银珠在岩石间曼妙曲折,滑向行人跋涉而来的方向。无须担心前行无路,河中自有巧津。原来,古人在河中立下1.4米高、0.30米见方的石桩以为代步。每桩间隔0.4米左右,人行其上,快步者跳跃而过,故俗称“跳磴子”,石桩亦名“碇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超智慧。过了“跳磴子”,小路沿着小溪右岸继续向上游延伸。山谷两边坡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溪河两岸绿树成荫,道旁山花四季如新,洁白的百合、火红的闹阳、金色的野菊、兰色的紫蝴蝶、黄白相间的金银花,观之不完,赏之不尽,林中百鸟争鸣,花艳草青,令人心旷神怡,陶然忘忧。
对岸山上有一个大庄子,住有二三十户人家。从山下仰望上去,只见一条羊肠小道崎岖蜿蜒通向茂林深处。若是在秋天,一团团、一簇簇红叶点染山径,真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唐诗意境。
转过前面山嘴,远远可闻淙淙的流水之声,溪水流泻至此,自然形成一个小型瀑布,瀑布跌落处年久时长,形成一深潭,溪水奔泻而下,其声响彻山谷,故而得名“响水塘”,虽无李白笔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浑气势,却也清新自然,不失其朴拙本色。
过了响水塘,宝林寺遥遥在望。寺庙坐落在北面坡上的半山腰,因山形气势磅礴,山脚临溪谷处突有一峰高过山腰,一跃而起,故有人说宝宁寺山形似一匹马,寺则端坐在马鞍鞒上。也有人说宝宁寺山连绵起伏,昂起之峰突兀,正如巨蟒盘旋,寺正好位于蟒蛇胸部。宝宁寺的风景,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景化万端,寺扼胜境。其实龙也好,蟒也罢,景自心生,各人本应有自己心目中的风景,不必盲从他人,也不必拘泥于前人,此当为观景之要旨。
游人过清溪,踏石级,沿着山径来到庙前,庙门右侧有一株四人合围的大蒙针树,其树四季长青,枝繁叶茂,树冠似一柄巨伞,数里之外都能看见。庙宇坐北向南,山门外有一高约数丈的天灯桅杆。进山门左右两边塑的是韦陀、护法诸神,其后依次是过厅、小天井,天井栽有一株葡萄,藤粗寸许,绿意盎然。天井后是正殿——大佛殿,供三世佛祖,左侧供奉护花神像、南海观音、文昌帝君,右侧供奉菩提老祖、灵官菩萨、牛王菩萨,神像或生动活泼,或威武庄严。
庙门外立有石碑四座,至今完好无损,据碑文记载,寺名取意于“如来宝筏灵应不败”。“宝宁圣境”碑记载该寺始建于大清乾隆五十八年,嘉庆十年维修,立碑于嘉庆乙丑年孟冬月二十日;“同结善缘”碑立于嘉庆十五年十月十五日,记载了当年再次维修该寺的情况;“永志千秋”碑立于清同治甲戌年季冬月二十二日,记载了同治十三年第三次维修的情况;“重建碑记” 记载古寺曾毁于火灾,光绪三十三年重建,仲秋月黄道吉日立碑。几经维修,毁而复建,四道碑文可以证明,清代宝宁寺香火是十分旺盛的。
宝宁寺群山环抱,颇得“深山藏古刹”之妙,每逢节日盛会,众多香客既朝山拜佛,又沿途观赏风景,是方圆数十百里一绝佳去处。
据七十高龄的冷少万老人忆述,由于古寺处于深山,在“十年浩劫”时庙宇、神像仍完好无损,直到后来宝宁村修村办小学,寺庙才被拆到罗家垭建了学校。“劫后不余生”,这应属另一种遗憾吧?
一九九一年四月二日


长塘堰.jpg (55.55 KB, 下载次数: 111)

长塘堰.jpg

跳磴子.jpg (85.49 KB, 下载次数: 119)

跳磴子.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19:43:3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7#
    
王书之

文昌宫位于火神庙正对面,原名魁星楼,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翌年竣工,石碑碑文及中层横梁记载均可佐证。
大楼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有魁星点斗塑像,赤发朱衣,独占鳌头,令人望而生畏。中层是文昌帝君、武圣帝君、仓颉夫子,威严肃穆,传说上述四尊神像系同一棵树之材雕成。下层是文昌行宫。文昌楼每层的横梁、穿方、木柱上布满古时名人书写的大字匾额及木刻对联。其中一道厢门门方上镌刻的对联至今尚存,系大清乙酉科进士、龙安府学政符守龙亲笔题写,上联是“何以怡情?近水遥山堪入画;”下联是“略能适意,清风明月不论钱。”两厢及前后窗心原有当时名士符守龙、李思骥、何润林等人的诗画题咏。文昌宫向街道的房檐下有一横匾,长匾平面由木棂镶成,正中是“代天宣化”、左边是“忠义参天”、右边是“禹粟传书”,一匾三视,文义各不相同,设计巧妙,独具匠心。由此可见旧时文风之盛。文昌宫大楼系木架结构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宏伟壮丽,飞檐翘角瓦铺琉璃,四角搬爪上饰镇脊瓷品。雕梁上人物栩栩如生,鸟兽龙飞凤舞,爪角下吊悬小巧铁钟,微风吹来,发出悦耳的叮当声,听之心旷神怡。
文昌楼与火神庙之间通道上,保存红三十军长征经过青林口时留下的宣传碑石七道,弥足珍贵。
文昌宫后依王爷青山,前临潼江流水,茂林修竹,极具地方色彩,但年久失修,虽经保护,但仍欠完善,群众期待党和政府大力复修,确保珍贵文物和文化遗产传之后世。

一九九零年五月六日


远眺文昌宫.jpg (62.39 KB, 下载次数: 130)

远眺文昌宫.jpg

文昌宫路口.jpg (54.92 KB, 下载次数: 120)

文昌宫路口.jpg

符守龙对联.jpg (48.11 KB, 下载次数: 119)

符守龙对联.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3-20 08:33:4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美国
18#
青林口的豆腐宴还行,哈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9:56:3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9#
补发文昌宫片片,一般人看不到的……:)


青林口文昌宫里的算命先生.jpg (57.42 KB, 下载次数: 80)

青林口文昌宫里的算命先生.jpg

青林口文昌宫三楼“魁星点斗”像.jpg (35.54 KB, 下载次数: 112)

青林口文昌宫三楼“魁星点斗”像.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19:59: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
      

叶恒发

闽粤会馆又名广福宫,始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是广东、福建两省籍人所建。庙宇位于红军桥(原名合益桥)北头,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形制颇为壮观。
当你由北南下,沿着青林口场镇直抵红军桥头,抬头向左看时,广福宫便赫然映入眼帘,两扇木质板形大门高4米有余,上方悬挂“粤闽会同”金字大匾一块,进入大门便是万年戏台,每逢盛会佳节,演戏酬宾,热闹非凡。戏台前左右各有两根大型木质摆柱,直径60厘米有余。戏台屋面覆盖陶瓷筒瓦,四角搬爪,各悬小铁钟一口,风吹钟鸣,清脆悦耳。戏台天花藻井是彩色工笔图案,左边《天仙配》、右边《白蛇传》,正中悬突盘龙吐珠金色木雕,工艺精湛,堪称艺术瑰宝。戏台上方横挂“气象万千”金字大匾,系当地名士李思骥亲笔所书,字体刚劲有力。连接戏台左右两侧是厢房,楼下为客厅,中间是石板铺成的空旷大院,直抵正殿台阶之下。大院两边各有一棵一人合抱的紫荆树,开着粉红色的花朵,赏心悦目。
步上九级台阶便是正殿,正中有“南华宫”立匾。殿内供奉马祖神像,左边是一女神塑像,立匾书曰“天后宫”,右边是镇江王爷神像,三尊神像均高出三米有余。左侧有一小圆门,进入圆门,另有偏殿一间,供日、月二神及雷公电母,各种塑像造型不一,有的高大雄壮、肃穆威严,有的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殿后绿树成荫,苍翠浓郁。整座宫殿依山傍水,雄伟壮丽,名列青林口“五大会馆”之一,可惜几经破坏,无人培修,至今幸得旧址尚存,败屋依然,抚今思昔,不由得感慨万端,亦不幸中之大幸也!

一九九零年四月廿六日


粤闽会馆大门及街面.jpg (57.7 KB, 下载次数: 112)

粤闽会馆大门及街面.jpg

粤闽会馆内的正殿.jpg (90.5 KB, 下载次数: 119)

粤闽会馆内的正殿.jpg

粤闽会馆戏台.jpg (72.89 KB, 下载次数: 118)

粤闽会馆戏台.jpg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