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击来的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
话说江油市创了这么久的全国文明城市,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却还一直没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每当看到城管开始赶小摊贩,路口齐刷刷的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劝导行人,道路两边站满交警要求电瓶车规范行驶的那几天,大家就知道:“哦哦,又在搞文明城市创建检查了。”然而,这一切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电瓶车行驶刚有点规范了,道路的整洁刚保持了几天,哦豁,检查结束了,一切又回到了之前的模样。
在绵阳日报2019年4月8日发表的一篇名为《【江油】大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闻中写到:“‘创建的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建设、管理和文明提升的过程。’‘解决城市发展和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素质。’”
而现实的情况,红绿灯路口处,出租车飞驰,上一秒看着才从右转车道驶过,下一秒就出现在等待左转的车辆最前头,让后方的车辆触不及防。有的出租车不知道在赶什么,经常跨实线,逆向超车,特别是在鱼市口那,经常从纪念碑转向陕西街那条路时,就会遇见迎面冲过来的出租车,吓得人立马踩刹车。当然,不可否认,一些私家车也存在跨实线超车的情况。
不知怎么的,感觉最近随意乱窜马路的人越来越多,老的、少的都有。特别是太白广场处,甚至有抱着婴儿的妈妈直接从天桥下横穿。不得不说,太白广场的人行天桥可能在设计上确实有些不合理,不便捷,但是那个路口车多,特别是晚上的时候不一定能注意到横穿的行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了你我的安全,还是建议大家都能按要求行走。二桥的红绿灯路口也是,时常能看见老年人在下穿行。
还有就是老年车、电瓶车经常行驶在马路中间,骑着黄线行驶,让后面的车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不走,偏走机动车道,好,您走就算了,但能靠边行驶吗?非得骑在路中间,还一会儿左偏一下,右偏一下,真不知道您到底要走哪。对于这些车,感觉交警也拿他们没办法,毕竟也没个驾照,没法扣分、罚款什么的。出个什么事,他们就是弱势群体了,就算是他们的错,小车驾驶员也只能自认倒霉。
都21世纪了,走在路上都还能看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人。“不要随地吐痰”是我们从小就听到大的一句话,这个行为不仅不文明,还有可能会传播病毒。但还是有大人当着小孩子的面,随口就把痰吐在路边,然后小孩就学到了,毕竟现在都还能看见十几岁的小孩子随地吐痰。“不要随地吐痰”这句话我们总不只听了十几年吧,所以这些小孩子又是受了谁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希望那些随地吐痰的父母能好好反思反思,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这个榜样呢?
所以江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这样创建的吗?说“解决城市发展和市民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素质”就是这样解决、改善、提升的吗?
交警贴罚单倒是积极,路上那么多违规行驶的怎么不去管管,这难道不是放任机动车、非机动司机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把法律的权威放在眼里?
还有行人乱穿、翻越栏杆的怎么不抽点时间安排人员去劝阻一下?越放任将来就越乱,也越难管理。希望江油的交警能拿出些威信来,制定相关的方案、惩罚机制,能日常化严格管理机动车、非机动车,时间久了,大家自己就知道要规范行驶了。现在的突击管理,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根本治标不治本,浪费了人力、财力,没有任何一点效果。
提升市民的素质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完全可以通过罚款的形式,罚的可以不多,但必须得罚,这样他们才能记住,一个人被罚记录次数太多,那么就可以强制要求此人完成一些社区服务。相信渐渐的,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就能渐渐改善。当然软的不行,也还是得有。学校还是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提升,通过文化熏陶,或者参加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的素质从内至外的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江油人,肯定是希望江油能更加美好,希望让外地来的朋友,能感受到江油的美,而不是因为一些不文明行为就让他们觉得江油这个城市不行,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希望江油的文明是发自内心的、长久的真文明,而不是每次突击而来的、短暂的假文明!!!相信每个江油人都希望江油好,也希望大家都能一点点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政府各部门也需要加大管理,严格执法,创建一个真正的文明城市!!!!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或需要补充的,欢迎指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