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4549
查看

0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家推介] 老君山瀑布(邓勇钢笔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00:59:3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邓勇 于 2015-12-28 01:01 编辑


藏王寨老君山
作者:邓勇
在江油重华镇龙门山脉南坡,有一处神奇的地方。这里峡谷幽深、洞穴密布、飞瀑成群,碧潭连缀。早在唐代,诗仙李白就到这里来过,且留下了一首流传甚广的五言律诗《寻雍尊师隐居》,其诗曰:“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的意思,我过去从没弄明白过。读高一时背诵它,搞不清楚,就去请教老师。老师说:李白没有找到雍尊师,天又快黑了,当然只好惆怅地独自离去了。我说:整句这个意思,我明白。但“语来江色暮”是啥意思呢?老师想了半天,说:这么浅显的诗句都搞不懂还好意思问,自己回去想。我这一想就想了几十年,还是没弄明白。
直到前几年亲自来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李白当年来寻找雍尊师,半天没有找到,心里一急就对着群山大喊了几声:雍尊师你在哪里。由于此处山势迭陡,悬泉密布,空气中富含大量水分子。他这一喊没把雍尊师喊出来,却引起了空气振荡,使空气中的水分子很快聚集成雨滴落下来。所以就“语来江色暮”了,但唐朝人又没有多少自然知识,哪知道这即将到来的降雨是自己声音惹的祸?眼看到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他不“独自下寒烟”,有能咋办呢。
李白要寻找的雍尊师是个道士,而雍尊师隐居的这个地方,当时就是以道教始祖太上老君来命名的,叫做老君山,不过后来这名字被改了,还改得有些奇怪,叫做藏王寨老君山。
    据当地人介绍:明朝建文皇帝朱允文,因叔叔朱棣起兵篡位,兵败后从南京辗转逃到江油。当逃到这个山势险峻,交通闭塞的山谷时,认为这地方便于藏身,就决定暂住下来以躲避追杀。如今,这一带还残存有望乡台、皇帝岩、御马池、保王庙、回龙寺等明代遗址。
    在这些明代遗址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回龙寺。回龙寺原名龙泉寺,始建于宋醇熙年间,因寺侧有泉水四时不歇而得名。传说。当年朱允文在这里藏身隐居时,曾到龙泉寺修行,他的法号叫“成一”。后来离开龙泉寺外出云游,不知所终。直到朱棣驾崩以后,留下来的卫士子孙才传言:成一和尚就是建文皇帝。龙泉寺僧人、居士为盼建文帝还寺修行,便将“龙泉寺”更名为“回龙寺”。
    建文帝之所以会选择在江油藏王寨藏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一带的悬崖峭壁上隐藏有许多奇怪的洞穴,有利于在万一追兵逼近时,与之周旋。
    这些洞穴,既大又深并且洞中有洞,穴中套穴。这些山洞究竟是干啥用的?当地人没有闲心去探究,所以讲不清楚。只是从古到今人们口口相传,说它是太上老君的寓所。
    其实,现代考古已经证实,这里的洞穴大多是古代道士练制硝药的遗址。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道士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2003年11月由川西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华城九洲文化研究所、绵阳市文物局等单位组成“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对老君山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该地区当时提炼硝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些洞穴就是为了采硝而开凿的,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老君山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基地、是中国火药的发明地。
    至此我就明白了,藏王寨老君山这个地名,就是因为明朝建文皇帝在此藏过身,以及传说太上老君在此炼过丹而得名的。藏王寨所藏之王是建文皇帝,老君山所住之君为太上老君。当地人觉得既然神仙、皇帝都在本地生活过,就一个也不能得罪。于是便发明了这么个组合式地名。
2015年12月28日





老君山瀑布.JPG (126.38 KB, 下载次数: 60)

老君山瀑布

老君山瀑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