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搬到花荄新县城后,老安县去的就越来越少了。新县城离镇上不远,走路二十分钟,坐三轮两块钱,打的讲价可以三块。花荄镇和川西北大多地区其实并没有太多区别,一些地方仍保留了上世纪70年代的生活风貌。理发店、茶楼、铁匠铺、榨油铺、公共澡堂、街边纸牌桌、农机店,街头牙医、钱币贩、烟叶贩、竹编师傅……
这条老街还2006年春节跟朋友一起找地方吃烧烤时发现的。此后因工作繁忙,一直没能有机会重游,直到2008年新年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当天用的是SONY DSC H-1,上一对电池的那种。等走到了才发现没电了。在那的小店里买了一对长虹,用手一掂就知道是假的,重量特轻。安上以后连机器都启动不了,这让人折腾了老半天。这也顺便提醒下大伙,买电池一定要上超市去,小店根本没保证。上次在李白纪念馆前面的一家小店也买到了假货。
等到我拍时天已暗了下来,拍了一阵子,新买的电池又再次告停。
|
-
老街的人们1.jpg
(105.45 KB, 下载次数: 79)
街上一处茶楼
-
老街的人们2.jpg
(59.43 KB, 下载次数: 61)
想洗澡,往里走。
-
老街的人们3.jpg
(93.45 KB, 下载次数: 66)
老街上有一家叫作“工农照相馆”的地方,估计是文革时候的产物,深藏在巷子最深处,现在仍在营业。
-
老街的人们4.jpg
(94.96 KB, 下载次数: 68)
铁匠铺。我安静地靠近老板,不打扰他的一举一动
-
老街的人们5.jpg
(88 KB, 下载次数: 65)
老板说很多手艺现在基本绝迹
-
老街的人们6.jpg
(75.21 KB, 下载次数: 69)
-
老街的人们7.jpg
(110.54 KB, 下载次数: 68)
老街上这样的理发店很多,多是这类风格。老板信仰基督,工作还不忘哼上一段只有基督徒才会唱的歌曲,我连忙 ...
-
老街的人们8.jpg
(71.91 KB, 下载次数: 71)
老板姓吴,为我展示了2003年时一个本地摄影师为他拍摄的照片
-
老街的人们9.jpg
(111.04 KB, 下载次数: 77)
现场炒榨油。
-
老街的人们10.jpg
(94.95 KB, 下载次数: 62)
街头一瞥
-
老街的人们11.jpg
(66.69 KB, 下载次数: 68)
房间一角
-
老街的人们12.jpg
(71.34 KB, 下载次数: 66)
依稀可见的毛主席语录
-
老街的人们13.jpg
(50.75 KB, 下载次数: 76)
深处
-
老街的人们14.jpg
(82.37 KB, 下载次数: 71)
坛子店铺,提供各种型号的坛子。
-
老街的人们15.jpg
(120.14 KB, 下载次数: 73)
镶嵌于农田之中的废墟
-
老街的人们16.jpg
(88.63 KB, 下载次数: 71)
农房拆除多年,一直没人再理会
-
老街的人们17.jpg
(120 KB, 下载次数: 67)
在自家屋中打水井,据主人介绍打这么一口井需要800多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