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枚生 于 2015-6-12 14:43 编辑
李白纪念馆诗事 一九九五年八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同学吴丹雨邀我到李白纪念馆参加“范光陵博士新古诗讲演会”。 过去从未听说过范光陵先生,见面才知范先生乃中华先贤、《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后裔。台湾“电脑之父”(中文电脑输入法的发明者),企业管理大师、世界桂冠诗人的三冠才子。 范光陵博士祖籍安徽潜山县,1949年随父亲去台湾。青少年时,怀揣25美元到美国求学,在纽约“汤米.陈”的中国餐馆打工,每天要剥50斤冰冻虾和鸡,还要受老板无理的斥骂。最终,奋斗成为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行政院士”。1993年9月,范光陵博士回到大陆参加其父范苑声捐家产创办的潜山县野寨中学50周年纪念,将父亲遗产唐、宋、明、清以来154件文物捐给故乡的“苑声文物馆”。 范博士1988年6月带在台湾第一支经济文化探问团到大陆参观访问,突破台海两岸40年的禁锢,并做一首广为媒体传诵的怀乡的新古诗:“海峡四十年,历史一瞬间,相思如雨丝,落入长江去”。 此次“范光陵博士新古诗讲演会”在江油李白纪念馆举行。是因范博士对伟大诗人李白的崇敬,并因他推广新古诗受李白诗的影响。1993年5月,范博士在台北举行“中国诗的复兴——新古诗发表会”,他说:“新古诗的模式是,每首诗四行或几个四行,每行四、五、六、七字皆可,只要第二、四行末一字,有韵即可,以情为主,从旧体诗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他还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的名作,千古绝唱,从来没有人指责李白不讲平仄。因为这首诗的真情、意境太美了,人们也不去苛求了了。要是我范光陵写的,一定有人说:这是打油诗”。 范光陵博士此次举办讲演会,盛况空前,约有几百人听讲。博士为参与者都赠送了一面精致小旗。旗上印有:“新古诗运动,范光陵博士”字样,图案为一条中华龙,意喻“龙的传人”。再下面是博士的四首新古诗,“日出”、“云低”、“晚来”、“初见”,还有新古诗的“诗法”数十字。
博士为人热情谦和,有问必答,非常耐心。现场指导诗歌爱好者做新古诗。李白纪念馆李小萍女士即当场试作几首新古诗,博士立即给予点评、支持、鼓励。 吴丹雨以李白纪念馆负责人身份介绍范博士与我认识。博士立即赠送我两本由中国著名诗人藏克家先生为他题名的新古诗小册子。册名:“飞鸟集”。这两本“飞鸟集”一本尚存我处,一本数年前转赠时任双河镇书记的文学爱好者胥洪同志(现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会后回家,范博士新古诗的理论引我一系列思考。毛泽东主席1958年成都会议上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立的统一。现在的新诗不成形,没人读,我反正不读新诗,除非给我100块大洋。” 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对诗友陈毅元帅写信:“……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古典绝不能要。但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 现代大诗人藏克家在其《学诗断想》一书中讲道:在新诗的创作具体问题上,毛泽东同志表示了这样的意见,即便是:“精炼,大体整齐,押韵。”毛泽东同志还曾经提出过:“新诗要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 那么,范光陵博士新古诗的理论不是正合拍于毛泽东主席关于诗歌发展创新的想法吗? 现时学诗的人,古典诗体裁难掌握,格律平仄更难懂,颇为头痛。新诗又太散漫,直白、口语化……还有朦胧诗之类,更让人不知所云,半天云雾。(忘记了诗歌是应平民百姓都能读懂,方能流传的)。那么,范光陵博士推广的新古诗理论就应是顺诗歌发展潮流的可行之法了。范博士新古诗法是:1、新古诗是不薄新诗爱古诗;2、新古诗是现代话的汉唐诗;3、新古诗是新诗与旧体诗外的第三个选择;4、新古诗人希望人人能写诗、读诗、爱诗;5、新古诗人可以同时是新诗人、旧体诗人或外文诗人;6、新古诗每首四行,第二、四行末有韵,韵有自然之间音乐感即可不必用平仄,愿用者自便,新古诗以情感与哲理为主,要美感、情感、现代感;7、新古诗用现代人的话语写,用简单扑质的句子,少用难念、难认、难写的字,少套古人旧句或典故,使易交流并易于翻译;8、新古诗人人能做,简单易行,上至八、九十岁长者,下至八、九岁儿童均可做;9、新古诗每行字数一律,每行二、三、四、五、六、七字均可;10、可连续做新古诗联诗,即二个以上相关之四句,新古诗熟练后可以加以变化,如联诗中第一首前二行少一字均可不断创新,以求进步,进入新古词及新古曲之阶段亦可;11、新古诗可以诗歌合一,在做时可考虑编成曲时之音乐美感;12、可以用外文作新古诗(Hsimku或New Classic Poem),来的外国文法之故,每行字数不必一样,其他规则与中文相同;13、新古诗要走下象牙塔来,拥抱广大人民,在人民中间开花结果;14、新古诗要使中国诗走上世界;15、新古诗运动已受海内外人士及国际友人之热烈欢迎,做诗者有一百岁之长者和九岁的小朋友,有外国大使,有海外侨胞,正在流著汗泪为文化播种中;16、欢迎每一个人都参加新古诗运动 。 摘录范博士几首新古诗,供爱诗人一阅: 两岸——在京会见江泽民、李鹏先生 两岸同一堂,千宾尽一觞。笑谈统一事,一诗三酒香。 飞鸟——藏克家为范光陵博士题“飞鸟集”于京宅 桥上柳条垂,桥下几枝梅。飞鸟过桥去,桥影自徘徊。
山溪——范光陵博士赠李先念主席夫人林佳楣女士 山溪桥畔柳,总系玉人手。鸟催不肯去,白石为君守。 再见梦里多——名歌唱家杨燕唱新古诗 (一) 美人灯畔坐,下笔写新歌。今夜琴声长,再见梦里多。 (二) 丽姿绝妙曲,疑是天上来。人生能几日,何处不徘徊。 (三) 昔日苹果花,花开满天下。不知楼台会,花落散谁家。 范博士《飞鸟集》收有一百首新古诗,还有冰心老人题签的《爱心集》有新古诗上百篇。喜爱诗歌的朋友,可找来借鉴,参考。 本人不才,也曾热爱过诗歌,写过一些不成功的新诗、旧诗,听了范光陵博士新古诗讲演会后,不揣冒昧,回家也试作了几首新古诗,现录于下,供方家一笑。
新古诗一束 ——听范光陵博士新古诗讲演会,试而习作 小荷 小荷尖尖角,出水映碧波,污泥不能染,洁身清气多。 老树 老树立秋阳,落叶遍地黄,盘根扎深土 ,明年花更扬。 落花 流水本无意,落花偏有情,入海千万里,一生随君行。 团山 索道挂团山,送客上青天,倦鸟啣落日,双峰月正弯。 新古诗 新诗如飞瀑,古诗月朦胧,欢呼新古诗,採长出中庸。 青竹 青竹入云天,万千婆娑叶,处世最虚心,凌风有劲节。 山月 山月随人行,从古走到今,李白捉月去,肇褀梦月生。 春色 桃李绽红白,蓓蕾孕春色,一夜柳条风,新绿染城廓。 夏晨 红日露山垭,荷塘偶闻蛙,乡村上学女,头戴牵牛花。 秋月 月中桂树倒,人间香遍了,举杯问嫦娥,下凡好不好? 冬至 冬至一阳生,瑞雪扬纷纷,冻醒柳条枝,来年早报春。 空灵 空灵意境高,素手写白描,天高云淡处,飘渺闻洞箫。 空灵出自然,幽谷访香兰,明月照苍松,白石淌清泉。 空灵还须静,万籁无声听,流星落深山,飞雪传梅讯。 李白 嗟夫蜀道难,华章天下传,惊煞贺知章,人间降谪仙。 金龟换美酒,长在酒家眠,力士棒帝诏,酒仙不上船。 御手亲调羹,潇洒草吓蛮,才高权臣嫉,不得开心颜。 三章清平调,长安终无缘,空怀报国志,白衣赐金还。 从璘获大祸,飘泊无酒钱,遇赦下三峡,怆然闻啼猿。 寄篱当涂县,晚景堪人怜,最念匡山月,何时返故园。 悲哉采石矶,捉月离诗坛,千古一奇人,江油李青莲。 新古诗易懂、易学、易流传。有此爱好者,不妨一试。 宋人苏轼说:“街谈市语,皆可入诗”。陆游说:“处处有诗材”。当然,也要记住清人张问陶所言:“”歌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功纯始自然”。这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诸君共勉之。 二○一五年六月十二日 张枚杂忆于书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