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rbzhmhk 于 2015-3-30 23:29 编辑
2010年2月12日,我们乘坐澳航班机从香港直飞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悉尼,开始了为期十二天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旅。
来接机的八零后“地陪”自我介绍公司要求最好的导游来接这个旅游团,说是里面有上层物,搞得大家面面相觑。没想到他的第二句话是“这里的瘦人是富人。”呵呵,他就瘦得像个稻草人儿。小伙子留学来澳,如今已获绿卡,干导游拿当地最低工资,一天200澳元。旅游团里有人问,回国挣钱的机会多,为什么一定要留在澳大利亚?他回答“为了吃。”这说法还真另类。他说,澳大利亚所见即所得。
所见即所得,你的眼睛绝对不会蒙骗你。民以食为天,就说吃。这里的牛当然是吃草,每公顷(十五亩)牧地限养4头牛。羊也限养。自然草足够牛羊们吃了。鸡鸭也如此。他说不久前带澳大利亚一个畜牧业考察团去中国,在广西参观了肯得鸡麦当劳的养鸡基地,离开时澳大利亚畜牧专家们说要控告他们虐待动物。从蛋孵出到宰杀肉鸡整个生长过程30天。所有的鸡被关在很大的黑屋内,24小时不见光,一个紧挨一个在地上伏着,没有一丁点活动空间。所有的鸡一身溜光不长毛,只是一个劲儿吃人工配方饲料,生长30天即达标被推土机推去流水线宰杀分割装包,然后上餐桌吃进我们的口里胃里。我们旅游团的一个中年男人点着头说:“以前是45天,现在提高到30天了。”真是飞速发展啊!八零后“地陪”马上安抚我们,在澳大利亚肯得鸡麦当劳可以放心吃,这里的鸡不吃人工配方饲料。看来,他说坚持留在澳大利亚是为了“吃”,并不是说着玩儿。
除夕夜乘游艇漫游悉尼湾,看洋歌舞吃澳大利亚牛扒喝红酒,远远见悉尼歌剧院灯火灿烂……
大年初一登悉尼蓝山。不是悠悠见南山。整座山长着茂密参天的桉树,空气中弥漫着由桉树脂挥发的神秘蓝光,故称蓝山。桉树在自己的故乡恣肆汪洋地生长,有自尊有灵气,看得我心神荡漾……想起了八零后“地陪”不久前给我们讲的澳大利亚一棵树的故事。
八零后“地陪”所在公司的一位同事,从中国来澳大利亚奋斗一番也买了一套房。房是二手的,但天是自己的地是自己的,不像在中国买房只买了一个夹层还是有期限的。房屋前后有草坪院子里还有一棵生长十几年的大树。同事根据中国风水学测得这棵大树对自己不利,于是全家总动员锯树。树倒了,澳大利亚政府官员到了。洋邻居举报,政府官员核实,重罚一大笔澳元,还判定马上在那个树坑里重新栽种一棵同样年龄同样品种的大树,保活!于是中国同事花一大笔澳元请园艺公司在那个树坑里重新栽种了一棵同样年龄同样品种的大树,保活。中国同事心里总是不爽,尔后运用中国人特有的聪明令这棵树“自然死亡”。比如说把尿直接浇在树根上,把烫开水淋在树根上。以澳大利亚人的心智看不出个中奥妙,这回洋邻居和政府官员没有异议。过了一段时间,中国同事乔迁新居卖掉这套旧房,没想到又出问题了,问题还是那棵树。买他旧房的是澳大利亚洋人,见房产证图上标着院子里有一棵大树,买房后发现没有那棵树,强硬要求必须在原来那棵树生长的地方重新栽种一棵同样年龄同样品种的大树,否则按法律打官司。中国同事只得再花一大笔澳元请园艺公司在那个树坑里重新栽种了一棵同样年龄同样品种的大树,保活。
在澳大利亚,牛羊鸡鸭,一棵树一株草都被法律保护。众生平等,可谓“万类霜天竞自由”。但,一切都在法律的框架之下。
欧洲看人文景观,澳大利亚新西兰看自然风光,这是常识。如果身临其中,也许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
我在香港国际机场
澳航班机上
悉尼到了
悉尼歌剧院和悉尼大桥
悉尼港
我在悉尼港
走进悉尼名片
澳大利亚小镇
悉尼湾“望夫岩”
(近代总督夫人在此海崖上翘盼回英国述职的丈夫)
我与“望夫岩”
我们的悉尼旅游车司机马修,70多岁了
悉尼蓝山
蓝山三姐妹峰
桉树在自己的故乡恣肆汪洋地生长
澳大利亚退休老人开自己的房车游了北京西安成都等地
除夕中午我们一行去悉尼港澳大利亚最大的海鲜市场吃海鲜
澳大利亚没有人工饲养的海洋动物
悉尼赌场非常火爆
除夕夜为我们歌舞的洋妞们
挥手登游艇
为除夕生日的游客祝贺
干杯!
牛肉味道不咋的但牛是吃天然草的
除夕夜的悉尼湾
注: 版权作品,照片和文章未经赵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江油赵敏 谢谢女少先队员的理解支持:)
发表于 2015-3-23 17:32
女少先队员的BF 哈哈这句话超赞
发表于 2015-3-23 16:58
江油赵敏 旅游费用比起不少人成天在麻将桌上赌钱输的钱,真的不算多:) 谢谢您的关注欣赏
发表于 2015-3-23 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