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足迹户外 于 2013-11-7 18:33 编辑
还是7人,原本9月的出行计划“长坪沟穿越毕棚沟”由于各种各种再各种的原因一再搁浅推迟,一直到10月31日,在磕磕碰碰的计划中终于踏上这条著名的穿越线路。 这里是著名古战场遗址、中国的阿尔卑斯、中国十大穿越路线,仰望美丽的四姑娘山,历史的沉淀和造物的鬼斧神工赋予长坪沟无数耀眼的光环。每一个人在这里的主旋律都不一样,有些人的主旋律是征服,有些人的主旋律是逍遥、有些人的主旋律是浪漫,而我的主旋律是高反……。半年的期待让我自告奋勇想要写下这篇游记,提笔时才发现怎么也渲染不了应该有的美景,总觉得怎么就不能描述的渲染的再美一点,写过的游记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恨不得码出的文字化身通透的精灵方能承载想要描述的万一。但是,不管怎么样,就像我们始终要踏上征途一样,我也要记录此行的点滴,为了心中的天堂。
因映秀至日隆镇段路程上下午单边放行的原因,我们必须赶在中午12点之前到达映秀,所以决定2013年10月31日早7点半集合出发,10月31日早7点,在集合地兴奋的草草的用过早餐以后驱车前往第一个目的地映秀。
路途坎坷崎岖,仅40KM的路程耗时2小时有余,该路段分上进下出的方式单边放行,在进入“烂”路段的起始发现一路牌上书“施工路段禁止通过”纠结再三问道于一“斯柯达”:“大哥,请问去卧龙怎么走?”斯柯达潇洒的挥手回答道:“就走这,跟我走”,眼瞅着这巨坑横行的泥泞道,小声的跟同行队友嘀咕着,我们越野车跟着斯柯达?会不会影响我们前进的速度?而后斯柯达潇洒的一路前行直到我们再也看不到她的尾灯的时候一边感叹斯柯达的通过性一边上跳下串的艰难的挪动车体,此后两小时里,除了颠簸,唯一剩下的乐趣就是观察路上车辆的通过性,并假装专业的评道评道。
映秀至卧龙路段一隧道,可能因时间恰值中午12点上下放行时间高峰期,我们相当不幸的被堵在隧道中足有一个多小时寸步难行,万幸是同行队友无一人患有幽闭恐惧症,万幸中的相当不幸是熬夜工作通宵以后的我在如此适合睡觉的时间和环境中忘记了睡觉补补瞌睡。
路上偶遇瀑布一帘,给枯燥的车程提个小神,规模不大,但胜在云遮雾绕的神秘。由此展开话题,为什么每次出行都会先遇一帘瀑布,上次插旗山之行也是。出门遇水怎么着也是个好兆头,前进吧骚年。
前进在海拔接近3000的路上,一路的彩林算是此行送上的第一份礼物。
越来越接近目的地,4000多的海拔昭示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在海拔爬升的路段遇大雾,车行不超过15M的能见度,小心翼翼的前行翻越巴郎山,陪伴我们同行的是凯凯白雪。
巴郎山之巅,熊猫王国之巅。个人觉得比起“月圆之夜,紫禁之巅”更大气一点,海拔4500的巴郎山垭口,从这里翻过去不远就是此次行程车程的最后一站,日隆镇。
从早上7点半出发到下午5点半到达日隆镇,历经10余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安全到达日隆镇,四姑娘山户外活动基地,不管怎么样,先逛逛镇子活动活动腿脚,第一天夜里就宿于镇上海拔3150的小旅馆里,日隆镇的温度已接近零度,夜间宿于旅馆好在有电热毯可以驱寒,还有热水澡、运气好的话你还可以发现浴室里有浴霸可以使用。算是为第二天的跋涉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休息环境.第一天里,除了驱车赶往目的地基本无其他活动,不是旅行旺季的日隆镇显得有些冷清,于是逛了不远便早早的回到旅馆吃过晚饭以后回房间睡觉休息备战长坪沟。
位于日隆镇的四姑娘山管理局户外活动管理中心,你在四姑娘山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到这里来报道,购买门票、带上身份证填写一份类似于“生死状”一样的表格,表格内容除了基本个人信息之外,还有健康状况、失去联系应该联系谁等等信息,颇有一些风萧萧兮,壮士一去兮,几天就还兮的感觉。同时管理方交给你一份填有自己身份证信息的景区门票用于四姑娘山周边一切的摸爬滚打活动。
还有一个在照相,地点位于长坪沟入口处。经过一夜的休息以后在四姑娘山管理局户外活动管理中心办理完相关的活动手续,我们集体前往日隆镇停车场乘坐景区观光车前往景区,该段路程7KM,说是观光车,实际就是一景区和日隆镇接送的往返中巴车,下车几分钟即可来到喇嘛寺,即照片上所在的位置,这也是长坪沟徒步的第一站,长坪沟栈道入口。我们的背后就是妖娆的四姑娘山的背影。准备出发。
在路上,进长坪沟以后徒步行进在栈道上,路况十分之良好,该段路毫无压力,尽情享受高原峡谷风光。总长度步行约为1个半小时就到栈道出口。
路上收货的风景。
栈道穿越至枯树滩,记忆中是这名儿,毕竟当时有些高反,脑子不太管用。
高原盛产的沙棘,冲泡以后味道挺不错,日隆镇有现成的卖,也有制成的易拉罐饮料,酸酸甜甜的味道还不错,走的时候可以买上一箱回家显摆。嗯,3块钱一罐。
路上开始出现积雪积冰提醒我们,这是高原,有种东西叫雪线。
走出栈道以后的休息点,休息站的老婆婆提供热饭,25元管饱,目测是红烧的不知道是牛还是羊的动物,图为休息站马匹抢我们的路餐吃。
走出栈道,徒步才算真正开始,乱石滩、高山草甸,沼泽等等,这林子白天挺有感觉,不直到夜里会不会阴森了一点。
穿行在林间和草甸,长坪沟就是这样,抬头开阔,埋头幽静,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开阔的路段,大气。
木骡子营地,如果时间充分的话,没有理由不选择这里扎营休息,而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得不选择继续前行。
离开木骡子营地的时候跟另外一个队伍挥手告别,他们选择第一天就在木骡子营地扎营休息。真的很亲切,这也是驴的魅力所在,套用很时髦的话,有驴的地方就有江湖,都是江湖儿女,自然就有股子亲切感。
木骡子营地外的景色,风景很漂亮,时间允许的话首选扎营游玩照相,随机取景一二奉上。
美丽的高山草甸。
宁愿选择泥泞的河滩也不踏足草垛子乱翻的草地,嗯,那不是草垛子草地,那就是高山沼泽,不知道底细自认聪明一脚他上去连草垛一起陷至膝盖。我就这么中招了。
行进的路上遇到的牦牛群,个头不大,性情也很温顺,不过传说牦牛是对盐很敏感的动物,如果要在牦牛群出没的地方扎营,一定要选择将任何带盐分的食物保管好,否则的话那将统统成为牦牛的美餐,同时小心牦牛赖在帐篷旁边不走陪你一整夜,不小心拱坏帐篷的话那一定不是一件很愉快的经历。
路上拍到的有意思的木桥,嗯嗯,有意思的是冰挂。
从早上9点出发到下午5点,徒步八小时到达叉子沟营地,扎营后向导帮我们架起篝火,篝火能提升士气,能驱寒,能干燥衣物鞋袜,但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火源并注意防火,同时保持火源与营地保持距离并将火堆保持在下风处,你不会希望火星将你的帐篷加开若干的透气小眼。吃过饭以后向导要求队员早早的休息,凌晨两点起床收拾营地,三点就必须拔营出发前往垭口准备翻越垭口穿越至毕棚沟。于是吃过晚饭后围了一会篝火便早早的钻进帐篷休息。
晚上8点左右,开始飘飘扬扬的下起了大雪,心里没底的是这三季帐加1500G的羽绒睡袋能不能抵抗夜间山谷来自地狱的寒气以及呼啸的山风,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的,整个夜里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呼唤声,内容统统是太热了,很好很强大。
此行的最大的遗憾,在夜里两点的时候,被向导告知大家继续睡觉,雪太大,没有可能翻越垭口,雪停了或有可能翻越垭口的时候叫我们起床,于是,倒头继续睡觉,被大雪覆盖的海拔3900的叉子沟营地,氧气稀薄,睡觉很不舒服。拉开一点内帐才感觉呼吸通透了一些。昏昏沉沉的睡去,一觉却已经天亮。
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在反复确认了再无翻越垭口的可能性后,我们开始乐观的、悻悻的接受这一个事实,就算穿越到毕棚沟也就返程的强度,就当是穿越了,秋来冬去的别人还不一定有咱这运气,进沟玩秋天,睡一觉出沟玩冬天,体验个秋冬的变化秋来冬去的也不错。内心的强大直接导致了毫无沮丧的玩起了雪,堆起了怎么也没堆起的雪人。
太阳终于到岗上班,阳光倾洒在银色的长坪沟,像冰雪的童话世界,如果此时正在翻越垭口未必能欣赏到如此的美景,天留客在长坪沟,这就是强大的内心。嗯,反正无事不如到处逛逛顺便给向导刘大哥和马夫二娃照相留念。
玩雪玩了个痛快,开始收营踏上返程的路程,相同的路程不同的景色,一条路两天走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搞怪,开心雪地行。不管你在哪里,将去往哪里,带给你快乐的不是最终的目的地,那是旅游,我们的快乐始终在路上,这就是旅行。要旅行,不要旅游。加上驴的精神,嗯嗯,这就是驴行。
团队精神,克服、征服、协作、这是户外活动你所必须知道的,当这成为一种团队基本精神,才能向往、征服。
返程,同样翻越巴郎山,跟来时全不一样,路面结起暗冰,97公里的山路挪了三个多小时,下次记得带上防滑链,那会好上很多。
每次的游记选择照片是很辛苦的活儿,不是太多,是很难选择什么照片不发,每一张照片都有背后的故事,而这次的游记就用这个看上去很二很傻很难看的雪人照片作为结尾,很不专业的雪人,比不上冰雕大师雪娃娃达人的作品,就像这次的出行一样,计划的是穿越,收获的是折返,在不丰满的雪人身上不仅仅能看到不完美的美,更能看到塑造这个雪人的当时的快乐和满足。遗憾的美我一直不承认,不过这次我确实不得不承认,留下一点遗憾,今年就痛痛快快的收获秋冬两季的美景。明年择日,再行长穿毕。
足迹精神,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