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饭醉分子因为详尽掌握了大家的个人隐私信息,同时还掌控着高科技,所以设计的套路更容易得逞,
补充: 2021年11月15日晚上8点多,有人冒充我的孩子,给我父亲打电话 问这问那,随后又在第二天(11月16日)早上9点多再次给我父亲打电话,说是自己在餐厅喝`酒`打`伤了服`务`人`员,现被羁~押了需要一万块钱。 由于在言谈中讲的许多关于家里的事情都是对的,因此我父亲就没有怀疑,只是觉得听着口音有点不一样,我父亲就说这个事应该找父母去说,这个冒·充~者纠缠了很久才挂断了电话。 我父亲赶紧给我打电话讲这个事,我听了后首先想到会不会是遇上了骗子?于是赶紧给孩子打手机,可一直没有接听,又给孩子的同事打手机,同事接听了 并说孩子正在上班 正忙着呢。我这才放下心来,并且确认遇到了骗子。 请教一下网友,假如(冒充者)的口音很像,讲到家里的事又都是对的,这种情形咋分辨、应对呢?
其实我也猜到 这个骗局可能跟我正在遭遇的事情有关。 我回想起来,事情是从我用手机看直播引发的。 有一次 我正在用微信(也可能是正在用QQ—我记不清是哪个了),直播的画面就自动跳出来开始播放了,之前从没看过这个,觉得很新奇,从那开始就天天都看,不光看 还送礼 ,前前后后大概送了七八百块钱。 可是看直播那时候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太少太少了,可能就是这些,引发了祸端。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