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这些老物件:没有安身之所 前些年,江油重华镇有个民俗文化博物馆,陈列有石刻,水缸,古旧家俱,雕花床,桌椅,牌匾,陶瓷等生活生产器具,甚至还有红军钱币(已捐献丿,与重华及江油,梓潼有关联的物件等达几千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民俗馆的主人梅文杰大爷红极一时。这些东西的聚集,几乎花光了梅大爷的所有积蓄,由于他对这些老物仲的钟爱,宁愿穿旧衣,吃粗茶淡饭,甚至也无经济能力修建属于自己的房屋。 梅大爷的手艺是精于棕编,带过20多个徒弟。他是江油棕编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但他弄根雕,总感觉有隔行如隔山。当地领导和市上相关部门还是十分关心他的,支持他在过去的黄公馆即镇上办公场所陈列老物件,还将他评为市科技骨干人才。梅大爷上了电视,上了报纸。不少古玩贩孑想从他手上淘点东西,但乐于清贫,反正自已有千多元退休金,就是不卖。有的后人想买回自家祖上东西,他也不愿松手。 由于老建筑漏雨,梁柱腐朽,须抢救性维修。梅大爷只能不舍地将他心中的宝贝搬到租来的层内,因东西多,面积小,东西只能挤得密密麻麻。 前几天,梅大爷的苦恼有来了,房东通知他四月底将房子腾空,哦吙,梅大爷真不知怎么办了,卖掉心有不甘,不卖又没人愿帮他`。 江油有识之士正在多方联系,争取将这批东西留在江油,也许这就是乡愁。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