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2万
查看

32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邪恶的野牦牛头——探险长江源一次意外遭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21:02: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五色经幡 于 2012-1-7 23:31 编辑

邪恶的野牦牛头——探险长江源一次意外遭遇

这是一件往事,很少跟朋友们讲,
                                                        更不敢跟家里人讲,
我每次出行亲人的担忧都让我十分内疚,
                                                       但又无法让自己停住脚步,
         所以每次回到家她们听到的都是一些快乐的故事。
                                                                 而我要讲述的下面这个故事
                                                                         在我探险旅行生涯中值得永远记住和借鉴。
98822日,我对墨脱进行了数十天的考察之后退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因发洪水公路被淹没,在林芝的派区滞留了3天,后经八一镇直奔拉萨,又一路风尘仆仆地追逐在青臧路上,30日终于到达雁石坪。在这里与我的探险朋友王岩、王列诗、兰为可、刘建有约,一起随“98地奥中国女子长江源漂流探险队”第三次去长江源头姜古迪如冰川。

长江的最初河床
长江源——姜古迪如冰川
喝长江源头水的第一家人——才仁安扎一家人
她是我在江源区看到的顶尖寿星了——83岁的老奶奶

长江的发源地——姜古迪如冰川方圆几十公里都是砾石裸露群
831号,我们从青藏公路旁的雁石坪向西出发,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江源区步行9天之后,到达姜古迪如。我完成了一个仪式,一个对姜古迪如此生不变的仪式。没人知道,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约定——天是一片湛蓝,太阳融化了积雪,冰川滴水更加剧烈,我独自走进冰川很深的地方,身体融进“水晶宫”,在一处平滑的冰壁上,我拥抱着它,默念着我对它的誓词:我永不再来,而又永生不忘。

我想,没有那个女人会为它再来第四次。
另一支队伍顺坨坨河漂流而下
与它最后道别就在这个秋日—— 912号,这个晴朗又严寒的秋日。
913日,我们开始离开姜古迪如,选择另一条道走出江源无人区。涉过玛曲、喀巴恰曲、切苏美曲于17日下午4时到达拉里牧场。从这里走出无人区还需7天时间。
我们的向导亚克琼老人
第二天,为抢时间,我们起个大早,每个人吃了点水煮饭,在透凉的冷风中上路。雪花温柔地飘散,轻拂在我的脸上,如果一闭上眼睛,就象一只纤纤细细手在抚摸,在轻轻的问候,这种感觉在我心中弥漫开去。真是不可思议,在这亘古地带,居然能有这样的感觉,我觉得今天的心情静得如雪压的荒原。

牦牛队伍在无声无息地延伸着印迹,荒原连同我一块进入远古的沉寂之中。
我们顺着两山之间的沼泽河谷前进,高原的太阳晒得我们昏昏沉沉,步伐缓慢而沉重。早上出发之前就想到整个白天的太阳毒,所以把羽绒衣的两只袖子拆下放进了防水袋,捆在牛背上,让自己尽量轻装,现在才觉得明智。回头望望这条峡谷,突然感觉象这样湿润的谷地一定会有动物栖息过,我这样想着,就感到一份运气——拾一个野牦牛头或许就在今天。
我两眼搜寻前方,不放过每一处阳光下闪亮的东西。就在牦牛队伍即将进入另一处峡谷时,前方星星点点白色耀眼的东西突然腾现,我使劲招呼走在前面的陈老师(中国妇女报记者),她转过身来,我又指了指闪亮的地方,她心有灵犀,直奔那里,果真是野牦牛头,奇怪的是两个并排开来,象是有人故意摆放,然而这里却是真正的无人区。


藏北高原的野牦牛头有一种不可思意的魔力,它来自野生动物厮杀的莽莽苍苍的戈壁荒原,它被风沙掩埋整个头部,只露出地老天荒般剑似的角,仰天长啸。当你发现它时,你会身不由己地去挖掘它,想快速看清它的整个头部,当它无遮无掩,无声无息凝望你,当它那迎面直扑的冰冷的气息撞击着你整个人时,你就会被它紧紧地缠住,同时发现唯有它最具神奇!
“咱俩一人一个。”陈老师说。
这真是令我欣喜若狂,野牦牛头两只角相距约1米,头盖骨凹凸得奇形怪状,白森森如化石,老树皮一样的角套,煞是威武,充满了雄壮的力量和浩然的气派,如古罗马远征军中的图腾,威慑四方。的确是一个心爱之物。
当我和陈老师掮上它追赶队伍时,没想到,队伍突然不见了。
无奈,我们只有扛上大约40斤重的野牦牛头步行翻山。
累死累活费尽劳力翻过山顶的那一瞬,心咯登一下,眼前一览无遗却仍然不见牦牛队伍,四面八方一片死寂。

我们急切地扛上野牦牛头,再翻过一道山梁,还是不见队友们,在连续翻过三座山梁,依然不见牦牛队伍时,顿感到蹊跷。我们停在了一片低坡地上休息,而此时已是下午6时,太阳并不很低,稍作休息,还摆弄着这野牦牛头想它如何的美又如何的稀世珍宝,却没有意识到一场灾难正稍临我们的头上。
太阳渐渐低垂,冷气袭上荒原,灰白的天宇包裹着这方天地唯一的生命之物——我和陈老师。这时已快黄昏7时,我才感觉到有可能出现想不到的情况——迷路。
我指着前方远处的地平线对陈老师说:“在1小时前,那边有牦牛群走下山,我们也朝着那山头走,说不定可能遇上游牧民。“
于是,我们继续扛着牛头开始爬山。
天空开始暗下来,谁知爬上山顶,眼前是一片又一片连绵起伏的山脊,最近处的一条峡谷没有两三个小时也是下不到谷底的。总相信山脊背后就有人家,我们这样抱着希望走,却遭受一次次打击。夜里9点过太阳在沉入格拉丹冬雪山背后之前,射出万道霞光。我将野牦牛头扔在了霞光普照的草地上。我忽然觉得,它是活的,象有了生命,且蠢蠢欲动。看着这样的景象,我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大地无声,唯有霞光照耀着生命。
我被这奇景震撼,同时感到大祸临头。
霞光收缩殆尽,荒原顿时一片漆黑,恐怖狰狞。
我们扯开喉咙呼唤队伍里的每一个队员的名字……一切声音都被吞没,唯有风声潇潇。









IMG_5142.JPG (68.21 KB, 下载次数: 126)

IMG_5142.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21:15:2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无疑,我门迷路了,脱离了大部队,这是探险活动中的大忌。
我对陈老师说:“没有办法,唯有自救。”这需要极大信心,而自救的办法是不停地活动,要不停地走下去直到天亮。
陈老师第一次上高原,她没有一句埋怨,但她的镇定自若让我觉得她似乎没有意识到我们已身处险境,无知者无畏。
黑夜中,我们手拉着手,在山脊上深一脚浅一脚迈着步子,但因风太大,陈老师提议可否下到谷地的溪流旁,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我没有理由说不同意。但我听向导说过,在这荒原上,狼可能要在后半夜出来找水喝,万一遇上,必败无疑,这个担忧,我也不能告诉陈老师,怕把她吓坏。转念一想,如果在山脊上走,冻伤冻死的可能性都有,干脆就采取在半山腰上步行,这样一来,我们就避开了山顶上那强劲的冷风。
在漆黑一团的这片山岭,我们也不知走了多少个来来回回,后来实在走不动了,我们还是来到谷底,就坐在地上背靠着背,不一会就冻得浑身发抖,又起身活动,互相抱着。向导也曾告诉我们这里夜晚的气温在零下二三十度,这时寒冷才是致命的,我的羽绒衣袖子要在多好啊。
我怕陈老师睡着,给她讲长江源头,讲墨脱的故事,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山谷静得出奇,这带着洪荒气息般地静就像把我们置于一个偌大的天坑,令人窒息。
我们被黑夜笼罩,尽可能拉住手,却看不见对方的脸,我仔细聆听着黑夜,没有听见动物的脚步声,却听见陈老师粗粗的喘气声。半夜2时,我冻得无法忍受,我觉得锁在抽屉里的遗嘱要真正兑现了,我从未这样恐慌过,泪水涌了出来。
我们不敢静坐只有用跳动来取暖,双腿僵硬,全身好像没一丝丝热气,而凉气却一股一股浸透心脾。凌晨3点,快熬不住了,我和陈老师都躺在了地上,但仅十几分钟,就不得不继续跳动,那种要被冻死的感觉顿时袭击了我们,整个人都被寒气和异常低温的露水包裹。这样一分钟一分钟地捱,而每一分钟无疑都痛苦难捱。
凌晨5点,我们渐渐平静了,肌肉开始放松,直到6时,猛然看见天边有了一丝浅黄带,很浅很浅,却让我们兴奋异常,那里是东方!
“陈老师记住,那边是东方,只要向东走,就可走出无人区”我熟悉地理,知道我们所处的位置在青藏公路的西边,只要向东走就能到达公路边。我们好象捧回了生命,笑了。
“那就向着太阳的方向走!”陈老师好象也从死神边缘回来了。她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旅伴,她的沉着给了我力量。
大地渐渐明亮,
太阳喷薄而出,
生命重新浸透躯体,
安全感又回到我们心间。
天大亮的时候是7时零8分。这才发现我们所处的位置陌生,不是昨夜停顿下来的地方,周围的山形也不是昨日的模样,两只野牦牛头也不知去向,放眼望去,视线所及之处,荒漠一片。



我们必须立即离开此地,记得向导曾说过,这个季节游牧民基本都向雪山脚下迁徙,夏天他们才又回到靠水的溪沟居住。于是我指着右边的山梁对陈老师说:“我们要上到山梁上,看清雪山的方向,朝着雪山脚下走,我们才有可能碰到游牧民。”
经过昨夜的折腾,陈老师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她表示不愿意爬山,提出顺着溪沟走,她固执地认为一定会碰上牧民。而我却不愿意这样去碰运气,自己三次来到长江源头区,每次都在靠近雪山的地方遇见过棕色帐篷,我相信自己的判断。于是,认真地告诉陈老师:“你自己顺水沟走,我爬山去了!”我心里明白,我不可能扔下她不管,我这样说,是激将她跟我走的。
就这样,我们在中午12点半登上山顶,眼前是茫茫宽阔的砾石谷地,抬头向南遥望,是连绵起伏的雪山,我们竭力寻找着雪山下类似帐篷形状的东西,果然看见如脸盆一样大小的棕色物,就像荒原中的一块石头。我们没有异议就急速下山,朝着棕色物走去。真是看山跑死马,午后4点左右,我们终于走进了这顶棕色帐篷。
遥望那个温暖的棕色帐篷
至此,我们已经与队伍失去联系32个小时,没吃没喝疲惫至极,当我钻进帐篷顺势倒在卡垫上那瞬间,我不停地说:“卡通!卡通!”(酥油茶)那几个被惊扰的藏族妇女和男人们愣愣地看了我们一会,就立即倒上热乎乎的酥油茶,那种沁人心脾的温暖涌遍我们全身。
接着吃糌粑,吃风干牛肉,接着又是几大碗酥油茶……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我对一位藏族男人反复说:“多玛区,多玛区,多玛区。”除此以外,我们根本无法交流。因为这是地名,他一定能听懂,果然他从藏袍里摸出一张百元的人民币,我立即意识到他可以送我们但是要钱,我把兜里的四百元钱亮给他看,他点点头表示行。
我告诉陈老师多玛区就是雁石坪,从这里徒步到多玛区大约需要7天时间,我们与藏族男人商量好第二天出发。
就在这时,帐篷外的藏狗猛叫,我们出去看个究竟,只见探险队的向导其勒根走来,见我和陈老师就说:“可找到了,我们的营地扎在三公里外,你的朋友叫我最后再来找找,我刚才看见这顶帐篷就想再看不到你们,我就不找了!”
黄昏7点,我们回到了自己的营地,小兰说:“昨夜你们失踪,我叫尼夏(向导)带上刀跟我一起去最后见到你们的地方找你们,万一遇上姜卡(狼)还有者莫(熊)也有武器对付,结果没找到。刚才宿营后,我又叫其勒根再找你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果找不到,队伍就决定不再派人找,相信你可以带陈老师走出去。”
我们失踪之后回到的营地
后来我终于知道,为啥我们拾到野牦牛头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队伍就看见了,向导们说,野牦牛头是不吉祥的,是灾难;圈养的牦牛头是吉祥的,牧民们把它看成是崇拜物,家家屋顶都要挂上祭拜。当向导们看见我和陈老师一人扛一个野头时就十分害怕自己的牦牛倒霉驼上这个“灾星”,所以暗地里嘀咕好就向左边的山谷拐进,同时也怀了不忍而提前宿营,让我们自己碰运气,能找到队伍就找到,找不到就自认倒霉,所以没有继续向既定的方向前进。向导们的举动并没有引起小兰等队员的怀疑,更没有想到我们没有看见队伍的最后“尾巴”消失在左拐的谷地里……
之后,我们的队伍用了6天时间走出江源无人区。
这件事虽然已过去多年,但在我近20年的探险旅游生涯中我始终不能忘怀,它随时提醒我探险不是冒险,在这样的队伍里具备团队精神最重要,切不可擅自行动!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藤椅
发表于 2012-1-7 22:27:3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虽然每一次的出行都让亲人们为你牵挂,但仍然相信在你的亲人心中您是他们的骄傲.
您是一个勇敢的值得让人佩服和尊敬的人。
姜古迪如是我的梦想之地,无论怎样,终会一天到她身边感受她的壮丽洗涤灵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板凳
发表于 2012-1-7 23:09:3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当你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的时候,是否想到你不再出行?回避和敷衍往往是行者的惯用手法,那美丽和危险互相纠结着,撕咬着。那野牦牛头真的是邪恶所在吗?当它静静地在荒原上站立,任凭雪花无情地飘落,凝视着由远而近的外来客,它在想什么呢?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报纸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23:33:2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一客 发表于 2012-1-7 23:09
当你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的时候,是否想到你不再出行?回避和敷衍往往是行者的惯用手法,那美丽和危险互相纠结 ...

永远都喜欢在路上,不会停下来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地板
发表于 2012-1-8 07:37:2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佩服LZ,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handshake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7#
发表于 2012-1-8 08:52: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五色经幡 发表于 2012-1-7 23:33
永远都喜欢在路上,不会停下来的。

在路上。简单而又诱人。
又及,思索过后,实际上邪恶的是斩下野牦牛头的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
发表于 2012-1-8 09:15:5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楼主是一位优秀勇敢的探险家。
高原上,失掉队伍联系,迷失方向,扛着40多斤的牛头,翻过几座山梁不容易。sc518icon8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9#
发表于 2012-1-8 12:15: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藏民对野牦牛有敬畏的不杀野牦牛,是吧。一种说法是以前野牦牛被藏民们奉为神灵,说它以前是住在天上的,并称之为“星辰”。现在,野牦牛仍然被藏民们视作西藏边境的“保护神”,可以保佑人们健康如意,畜牧兴旺。在西藏,牦牛就是勇猛和力量的象征。

这无人区的野牦牛头藏民们宁愿相信是自然死亡的,那高昂的头是野牦牛的一种祭祀。藏民心中的“神圣”若是轻易被“人”触碰甚至侵犯,后果很严重了,原生态环境下人与自然的和谐我是这样理解滴。

在路上,简单而又诱人的背后不但要应付各种大自然的挑战,还有心灵深处更多不同信仰、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需要交流与沟通,感谢陈老师详实生动的一课,向优秀勇敢的楼主致敬!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10#
发表于 2012-1-9 17:45: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欣赏!分享勇敢者的愉悦!!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