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舌尖上中国的导演陈晓卿说,这个地方的肥肠好吃到流泪

@轩华 (新手上路) 发表于:2019-6-3 01:20:36|查看:2107|回复:1   [复制链接] | 来自四川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人爱吃,对一切可食之物的探索饱含了一片热忱,但同时也是绝对的爱憎分明。比如“肥肠”,爱它的人视之为人间极品,不喜之人则丁点不沾、嗤之以鼻。

四川人大概是嗜肠如命的,在这里随处走上一走,都能体验到肥肠不同的独特吃法。但对于广大的肥肠忠实爱好者来说,四川江油的肥肠算得上“此生必吃”。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江油,距离成都160公里。这里最为出名,但却最被当地人“平常以待”的一道美食,便是江油肥肠。

在江油,肥肠多食于早餐。许多店只做早晨或中午两市,过了下午两点后便关门休息。米粉或干饭都不挑,配上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肥肠,吃完以后一整天都美滋滋的。

对于江油人来说,“肥肠”是他们一种早已习惯的生活方式。一碗肥肠,一碗干饭,一碗飘着葱花的醋汤……便是全部的生活至味。

同样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的美食——卤煮,肥肠在其中绝对是当之无愧的C位。

卤煮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传,光绪年间,因五花肉煮至的“苏造肉”价格过于高昂,老百姓们便用猪头肉和猪下水来代替,再经过民间不断的更迭传播,久而久之成就了今天的卤煮火烧。

一碗地道的卤煮里,放有火烧、肥肠、猪肺、炸豆腐、可有可无的五花肉。猪肠的柔韧以及动物独有的香气混于浓郁的老汤之中,再配上韭菜花、蒜泥、酱豆腐汁……这大概是人世间就为朴实真诚的滋味了。

当然,只要是在汉地餐桌,下到市井,上到厅堂,总有肥肠的立足之地。鲁菜中的传统名菜”九转大肠”就让肥肠完成了华丽的变身。

九转大肠始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红烧大肠”,因制作像道家炼制“九转金丹”一般的精工细作,于是称作“九转大肠”。

肥肠通常分为大肠、小肠、肠头,主要区别在于脂肪含量。这道菜采用的是“肠中”部分,是猪大肠最长的一段。烹制时,需加入肉桂、豆蔻等调料。

而所谓的“九转”,即将一条猪大肠层层相扣,先过水、再油炸,出勺入锅反复数次,直到变色为金黄后盛盘取出,分而切块,每一块都带着百转千回的层叠质感。

九转大肠集合了酸甜香辣咸五味,端上桌前再撒把香菜碎。一口下去,香气浓郁、柔韧脆软的肥肠让人爱不释手。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3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发表于 2019-6-17 14:14: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沙发
呵呵。好吃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