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今日 4676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江油记忆] 青林口的永济桥碑、桂林桥碑和救民涂炭碑

不差粮 (中级会员) 发表于:2019-10-31 20:36:50|查看:14402|回复:29     [复制链接] | 来自四川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青林口永济桥四方碑——两次失败建桥的纪念碑
永济桥碑在江油市青林口外张家坝江边、桂林桥碑近侧,四方碑亭式样,全石,由基座、四方碑、角柱、地栿、额枋、顶盖和宝顶等组成,高5米余。顶盖翼角伸出,略翘。宝顶分三层,下为四方供几,中为三级葫芦,葫芦上雕莲瓣,上为长锥,素面。额枋上有五道匾额,配“仙姬送子”、“抱龙登殿”等戏剧图案,地栿有“禄享千钟”、“吉庆如意”、“荷蟹蛙鱼”、“麒麟凤凰”等吉祥图案。
额及角柱联句如下:
【东额:望洋免叹;一路福星。联:梓里瞻渡口,看市本青林、路转江岩、上底雁门、中临马阁、下历龙郡,且遥连匡岫琴台,其间定有题柱客;潼河溯源头,想乡属帝君、山名王爷、西通江邑、北逮剑阳、南达汉昌,更近接廉泉让水,从此不劳泛舟人。州同衔何润霖敬题。
南额:功劳不朽。联:于天梯石栈而外再为蚕丛连坦道;看词人墨士之流稳乘驴背达长安。廪生符守龙谨题并书。
西额:平荡同归。联:敢云突过前人,鳌背仍重永济号;但愿遗来厚泽,虹腰长对太平山。囗囗囗何光囗囗囗囗。
北额:回天巨手。联:奇功全仗人为,一朝共庆长虹起;文笔曾惊天赐,处士应乘驷马来。龙安府学廪生囗囗芝囗囗囗题】
四方碑一面是廪生魏希徵题写的桥名,一面是廪生符守龙撰书的碑序,两面是捐资姓名。如下:
【重修永济桥
光绪戊戌孟夏月吉日
府学廪生魏希徵敬书】
【天下事大可为,虽有有为之彦,必待可为之时,而后毅然为之。天必从其欲,人不议其专,群情踊跃,功成反手。曩之忠而获谤,信而见疑者,几莫识其所以然。《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非此之谓与?
青林场上通保剑,下达江彰,溪流延袤,为潼水上游。乡人于场外支石梯版,以便往来。秋冬水涸,并可徒涉;夏月暑雨,众流汇归,洪波巨浸,所支之石与梯渡/之版没于水矣,行李往来,有不共叹望洋哉?此永济桥之所以由建也。
厥功权舆于光绪甲戌(1874)[1]春季,蒇事于丙子(1876)夏初,首事者何公丕承,勷成者曾、邓、刘、桂、尚诸公,出簿募金,鸠工选石,栉风/沐雨,颇费心力。独惜是年七月,辄为水圮一洞,接连二洞,稍形攲侧,匠作欲因以为利,诒之曰:“桥之不固,因基之不坚,盍拆之实其足而强其基,庶可永保无虞。”诸公未觉其谲,遂从而拆/之,以图后举。而事机未至,动滋疑惧废而不修者,迄今廿余载,瑰伟巨石阁置河畔,有为之士未尝不目击而心伤之,终付之无可如何而已。
丁酉(1897)仲秋,有远道客交易来场,鐻饮为欢,失言/曰:“倘贵境募得六百缗,当并力成之。”言未既,有应于列者,曰:“愿黾勉从事,不敢告劳。”应者为谁,盖何君光杰也,欲成斯桥久矣,嵚嵚在抱。越月,邀集街乡首倡义举,其乐输恐后者,钱约/千余缗。即于农功之暇择吉兴工,匠不良者斥之,石不坚者易之,磴少卑者增之,版少缺者完之,朝往暮归,身先劳苦,八阅月而工竣。
复询是客,以实其言,客曰:“前言戏之耳。”噫嘻!其咄咄/怪事哉!自斯桥折后,好事者藉为口实,乐善者悬为厉禁,而何君光杰得客一言之激发,辄奋然自任,而斯桥复成,非天假之时哉?故曰:“天下事大可为,虽有有为之彦,必待可为之时也。”/
落成日,演剧酬宾,树碑表绩,诸公嘱记于余。余惟斯桥毁而复成,前后数十年间,天时人事之变迁,与诸公创始踵成之辛苦,非编家鸿笔不足以摹拟其情事,而光耀夫永济桥也。诸公/曰:“言不必文,事徵诸实而已。”余曰:“敬闻命矣。”乃盥手而为之记,抑是功倡首者何君光杰,勷成者何君润芳,聂君崇春,文君治明,伯丈刘公绍达海,暨侄纪,其一切规费与佽助姓名,俱胪/列于左。
石匠潘天奇、刘邦山、高未城、孙万喜、敬开元、陈绍建此,六起去工钱壹千壹百零捌钏四百六拾文。木匠、篾匠、囗匠、月伙、零工,/去钱壹百一拾一钏七百文。各色树株、竹子、火麻、萦草、谷草、酒米、石灰、草鞋、各路盘费、脚力,去钱贰百五拾乙钏叄百四十文。熟米、御麦、酒肉去钱贰百捌拾零七百文。请客席桌、/各处送礼、菸盐去钱陆拾捌钏捌百四拾文。搬运树木、砌堰及各样杂项去钱壹百弍拾三钏零六拾。酬客、演戏去钱贰百贰拾五钏六百八拾文。路钉盖去钱三十四千六百文。/
大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上澣,龙安府学廪生符守龙敬撰并书】
【……王登甲,柯际盛,曾和祥,弥勒会,万寿宫,万寿宫,广福宫,忠义宫,囗囗清明会、囗囗清明会,刘逢海,王崇春,何万祥,刘世祥,霞寿,财神会,元兴合,贡生唐玉鼎,曾煦,何朝阳,监生尚财先,蒲正顺,盛元丰,武生杨炳南。菁华观灵祖会、璧山会,囗姓璧山会,监生邬来兴,廖天斗,何上福,严三康,霞业,霞正来,郭洪畴,马忠囗,监生郑一元,孝义会,监生严继祖,监生薛凌云,陈和兴,义丰元,陈治发各捐钱六千文。何玉兴,蒲金玉,监生顾青云各六千文。杜康会,囗姓清明会,徐兴海,李吉安,毛元亨,徐本善,吴林国,刘世友,监生周镐,崔鸿纶,赵永盛,吴文俊,冯浚发,赵楷,吴仲兴各五千文。武财神会四千文。老孝义会,囗姓清明会,囗姓清明会,祝元银,监生刘学渊,双兴发,朱启万,顾思德,杨正顺,张永珍,刘国俊,冷爵朝,张新喜,史通武,史通富,史通文,吴俊邦,李成武,武生田永芳各捐钱四千文。文星场离明宫。重华场:离明宫,万寿宫,禹王宫,广福宫,忠义宫,公安桥,王兴泰,王涂氏,林如域,巩绍瑀,蒲成知,监生杨吉成,贡生刘兴发,罗李氏,陈治林各捐钱四千文。邓义顺清明会,箐华观老牛王会,新牛王会各捐钱三千文。文治明六千文,刘绍纪六千文。谢广春,刘安举,祝元泰,黄登科,冷阳和,孙兴顺,邓天荣,春和堂,武生聂先明,[2]监生符守魁,聂崇林,周长顺,毛元富,刘国炳,刘王氏,监生刘树棠,尚代仁各捐钱三千文。严国友,杨永和,杨永培,杨永宽,杨兴柱,吴叶国,何元发,霞文运,曾一魁,中坝场姚德昌,中坝场富顺元,中坝场同义公,吴锡九,金玉成各捐钱三千文。刘全仁,刘全义,徐文金,徐洪泰,邓永兴各捐钱二千文。谢广大,王启祖,胡科孝,廖成璋,张正发,刘绍贵,胡泰来,邓宾兴,陈昌德,陈荣上,邓载兴,尚子元,王祯祥,周祥泰,黄宗富,魏然富,叶银芳,冷春玉,冷金熙各捐钱二千文。冷建熙,冷肇祥,林万顺,天顺生,周启寿,霞正言,霞正恭,霞春山,霞钦,陈忠明,监生孙仲,尹崇荣,王仲辅,李忠明,邓天华,张新明,廪生符守龙,黄世荣,黄昌兴各捐钱二千文。辛应奎,李德寿,刘汉保,史通显,李德喜,史通建,吴思鉴,郭加禳,任廷乐,申顺隆,郭兴铭,刘业兴,徐明修,徐廷选,申照祥,辛应国,吴应玉,尚万泰,邓天福各捐钱二千文。监生刘元友,贡生马世芳,赵金元,李兴才,成盛兴,白沙会,魏进莲,袁应喜,陈姓清明会,囗姓清明会,尚万金,贡生梁永田,许成忠,罗永斌,文生刘万江,贡生车銮,缪祯祥,王成祥各捐钱二千文。益昌恭,方世荣,温敦厚,李作舟,程世福,卢庆芳,王万洪,李飞寿,李凤鸣,李杰,敖泽盛,康子琳,祥昌泰,林天时,董杨祥,芮兴祥,蒲忠祥,陈国荣,王魁元各捐钱二千文。寿囗宫,邱宗有,陈忠谟,陈大忠,赖光治,刘召南,廪生李蕊蕃,叶联松,曹世德,监生马伯盛,刘发富,贡生任崇德,邱宗阳,傅元升,贡生邱凤囗,曹凤广各捐钱二千文。荧惑宫,周兴顺,许大钦,何荣金,何荣玉,何荣满,何荣堂,李茂棋,李长禄,雷登极,郭绍林,王定弟,和泰生,周天全,金保元,何春山,何应山,马世兴各捐钱二千文。王锡仁,萧凤金,王崇林,杨长寿,胡江元,祝元友,王崇山,郭成佐,徐文明,刘吉林,李友元,庄明志,侯玉德,王国春,徐希成,彭永礼,马其保,黄正财各捐钱一千文。福泰源,黄瀛洲,黄级洲,刘泰顺,庞兴合,何洪顺,恒泰森,冯泰顺,谢祥顺,陶兴发,罗三庆,聂先怀,冯正顺,万定明,桂世炳,万传隆,刘永福,杨坤才各捐钱一千文。尚仕玉,符守辅,聂先囗,聂崇德,叶维福,尚万奎,尚仕荣,尚仕金,沈万芳,叶绍新,叶维顺,郑兴元,王端祥,魏效魁,魏新忠,魏德忠(下缺一行)。//
张王会捐钱廿五千文,桂姚氏十千文,武生胡文玉六千文,万寿寺六千文。监生常自得,杨兴甫,聂仕银,王守喜,王占明,王均甫,唐林万,王森明,文金祥,王泽赋,王泽清各捐钱一千文。徐国心捐钱二千文,张升文捐钱二千文,丁应寿二千文,雍开周二千文。王朝煜,王朝顺,罗永福,张德宗,刘喜国,刘长国,王承志,孙明绪各捐钱一千文。武生董洪儒,杨章瑞,黄清学,文生王道平,朱绍闵,兴发合,贡生王嘉宾,王师元,唐绍祖,何嘉瑞,郑庆元,封前逑各捐钱一千文。何定喜四千,柯永祥二千,聂义隆。柳成宽,霞正谷,霞正还,王玉兴,毛万金,陈忠才,罗显志,刘汉昌,邓广行,王福田,罗联福各捐钱一千文。梅映春,徐成建,苏汉全,蒲玉森,黄德富,徐光德,徐连荣,徐忠长,康兴礼,蒲玉保,李长发,邓元玉,田运吉各捐钱一千文。郭绍宣,李福元,王定远,贾忠俊,岳兴玉,李仁生,郭正兴,周金林,周金珍,何兴广,钟存元,黄福兴,王金玉各捐钱一千文。郭张氏六千文。敬朝焕,同发合,王徐氏,陈万斗,冯泰双,李长喜,何元达,李春蕃,谢焕堂,王谟昌,张映怀,邓世银,曾世炳各捐钱一千文。文志华,吴汝乾,邱宗智,宋新盛,欧和兴,邱登云,欧炳阳,敬登甲,欧家发,陈志宽,邓元益,尚成芝,杨应谟各捐钱一千文。申明富,重华寺,杨绍裔,张鹏炳,王选,蒲康祥,尚贵祥,肖佑福[3],黄世才,黄万友,吉祥会,廖盛德各捐钱一千文。道生合,李其荣,陈运述,杨永葱,刘德金,谭鸿谟,王开堂,汤光明,赵有元,崔宗郾,尚元伦,刘宗尧,苏有元各捐钱一千文。杨庆发,尹善隆,唐兴发,刘天和,张升保,陈代盛,世祥合,谢辅久,欧国才,涂利昌,王应功,张万顺各捐钱一千文。孙联芳,田有文,林春山,邓元连,邓元山,何贵元,李成先,包成化,朱有富,周开盛,何正友,尚字炳各捐钱一千文。黄洪兴,曹弟金,义兴福,邱洪兴,严李氏,马显若,黎盛富,解光勋,解翰章,李树芬,刘王氏,聂隆妙各捐钱一千文。何元芳,辛应佑,辛照文,谢长兴,郑伦元,郑春元,郑榜元,肖吉才,兴顺成,黄炳荣,刘林氏,符纪氏各捐钱一千文。范荣华,刘昌和,徐发建,郑体元,王泽远,唐天德,何朝伦,郭永兴,顾大鹏,叶绍芳,王徐氏,桂隆亨各捐钱一千文。黄义兴,宁世银,王文富,王德元,王立盛,徐成林,刘善兴,吴思春,熊启昭,黄德华各捐钱一千文。张代福,曹仁义,王合海,王志魁,张兴荣,贺明弟,何兴隆,王锡中,叶隆寿,曾文璧,李青云,卢兴甫各捐钱一千文。
囗账邓元恕,囗囗师孙万昌。李思骐敬书】
碑解。梓潼县青林场位于潼江上游,上通保剑,下达江彰,为了方便行人往来,乡人在场外江上支石架板修成桥梁。秋冬枯水季节,行人往来无虞,到夏季水涨,桥墩和桥梁都被洪水吞没了,大家只有望洋兴叹。因此,首事何丕承鸠集曾、邓、刘、桂、尚等姓募化修桥,起始于同治十三年(1874)春,落成于光绪二年(1876)夏,名永济桥。当年七月,桥被水冲圮一洞,挨着的一洞也倾斜了,众首事采用匠人建议,将石桥拆去,将石材堆置河边,以图再举。
光绪二十三年(1897)秋,有远处来的商人酒后戏言,如果当地能募化到六百串钱,他将出力成就美事。乡人何光杰听闻此言后受到激发,奋然自任,邀集街乡,倡议修桥。结果众绅民和商号不吝锱铢,捐钱千余串。于是择吉兴工,辞退技艺不好的工匠,换掉不坚硬的石材,增高桥墩,补全桥板,朝往暮归,历经八个月将桥建成,时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
此次修桥是何光杰受商人戏言激发而首倡义举的,辅助何公的还有何润芳、聂崇春、文治明、刘达海等,赞助修桥的有各会馆、各会各寺与众士民,其中本场商号有元兴合、义丰元、双兴发、春和堂、天顺生、成盛兴、益昌恭、祥昌泰、和泰生、福泰源、恒泰森、同发合、道生合、世祥合、义兴福、兴顺成等。桥修成后,龙安府学廪生符守龙受邀作序。
桥名“永济”,是众人对桥的期许。桥重建成于光绪二年夏初,至七月便付之洪流,“一议”失败后,大家胆怯了,以致二十余间没有人再敢重兴工程。“二议”起始于戏言之激发,却众志成城,修成的桥更高更厚更坚,但是当年就被水毁,即告寿终,[4]只留下巍峨的碑亭和河底坚厚的基石作为见证。男人们的突围再次失败,像极了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近三十年后的民十六年,一位叫邓桂贞的老妇一改前辙,“三议”创修铁索之桥,才一改窘境。现在仍依当时之例,重建成铁索之桥,邓妇之成就,流传千古矣。
上潼人2008年考察,“潼江两岸条石垒就的桥基、江水中仆倒的石板,清晰可辨,从残存的桥石的规模,依稀可见昔日桥之大、更可遥想古时潼江的浩淼。正是为了祛除水患,桥头曾建有三楼一殿的‘锁水寺’,可惜今已不存。民国十六年,本地孀居的邓桂贞女士倡议以铁索重建,遂改名‘桂林桥’。”
(李戴于20191025日记)
[1] 应为同治甲戌,即光绪元年前一年。

[2] 见羽林郎聂德斋墓碑碑主。

[3]作为姓氏,“萧”简化成“肖”,在清代已经存在?

[4] 1999年《江油县志》1255页《邓桂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4 分享分享 顶43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20:38: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沙发
青林口桂林桥碑——一位老妇人的丰碑
桂林桥碑在江油青林口外江边,永济桥碑近侧,是两座高约4米许的大碑。右侧高碑书“桂林桥”三大字,隔江60米犹可见,额两侧缀“三丰/神笔”四字,右款:“本场青云斋善士集众创修。”左款:“中华民国十六年岁次丁卯阴历仲秋吉日立碑。”左碑为序,云:
【改建铁索桂林桥序
夏官修水潦,降之令阻道开通;司空考杠梁,成之工大川利涉。然此可以仰专制之朝,而不可以例共和之国。见夫黑水横亘,镕铁液以作基;黄流阔/隔,架钢版而飞渡。惊涛不患逞其汹,狂澜无虑撼其柱。铁道马路,技巧工坚,良有足征,抑又何难?然而未可概论也。天下事,覆辙勿蹈不难,生面独开/非易,独开生面不难,能开出自坤道尤非易,出自坤道不难,谋始而显有神助则更非易。何也?如我场永济桥可知,前清既经重修矣,未几,俱付/东流,迄今将三十秋。有时洪波,未敢操楫,望洋兴叹,末如之何,谁敢三议修渡?间有热心好善者,以为如仍旧建,必高百尺,或拱九洞,方期可复“永/济”之名,以副行人之望,而功费不赀,成数难集,不过空谈,焉能有济?况近十年间,叠遭兵匪蹂躏,民不堪命,迩来人稍复业,得已则已。转思当务为急,/事不可缓,欲兴一劳永逸,动出万全,辗转筹画,势非兼用金石心不可恃。本场青云斋主,一老妇耳,潜心数年,独能倡改建铁索桥之议,而一唱百和,/又得当事诸君子赞襄,采办汉阳铁版者之顺利,此非有神之默佑其间,万难济事。既而经始迄断手,凡六阅月即事蒇功成,更沐神锡,书/“桂林桥”三大字。适会县主李公[1]因公光临,躬随帝君视履考祥,事更出于意计之外者,是不可以弗记。至乐捐诸君劻勷厥功,兹不必及别勒/他石,庶不没人之善云。
江邑前增庠曾焯沐手并书
收入各处街乡捐来金共一万九千零九十钏零二百文
剩汉阳铁售出共来钱一千四百卅八钏四百文
青云斋来曾姓房价钱五百五十钏文,又来钱一千四百五十钏,共钱二千,作为创修斋堂
以上众姓捐金并青云斋之数共来钱二万二千三百二十八钏六百文
付石工三起共用去钱八千八百七十七钏一百文
付买汉阳铁用去钱九千五百九十九钏九百五十文
请客送礼用去钱二百六十六钏三百文
付竹子萦草石灰松根共用去钱四百零三钏一百文
付各匠师利市锅盌化连以及各项杂费共去钱六百五十二千九百文
付木料瓦砖烧春共用去钱二千七百七十五钏七百文
付铁匠土工杂役食米十五石六斗,御麦一石六斗,[2]去钱一千零一十五钏文
付土工月伙杂役用去钱三百六十二钏九百文
付铁匠工赀去钱一千一百九十九钏七百文
付石炭白炭用去钱七百五十四钏四百文
付牙祭肉酒菸去钱七百二十一钏三百文
付木匠瓦工用去钱三千双零二钏九百文
付刊碑錾字竖碑去钱二百七十七钏九百文
以上各项用费合算总共用去钱三万一千六百六十五钏四百五十文
大中华民国十六年岁次丁卯阴历十月吉日立】
碑解。光绪二年和二十四年,梓潼县青寿乡青林场两次重建了永济桥,遗憾的是,两座桥都在建成的当年即被冲毁,以致近三十年来,无人再敢领头修桥,行人只能望洋兴叹。有好善之士空谈,只有把桥修成“高百尺”、“拱九洞”的规模,才能满足行人的期望,才能符合“永济”之名。但这种修法的工程巨大,费用浩繁,经费筹措困难,况且自民初十余年来,地方屡遭兵匪蹂躏,近来才稍稍恢复安宁,又何必去打扰各位街乡呢?转念一想,修桥还是当务之急,但必须要依靠坚韧的金石之心才能做成一劳永逸之事。青林场青云斋主邓桂贞,不过是一个老妇人,一直怀有修桥之心,潜心琢磨几年,别开生面地提出修建铁索桥的建议,结果一唱百和,得到大家的支持,采买湖北汉阳铁厂的汉阳铁板修成铁索桥。从开工到修成历经了六个月,所建桥台等有道家色彩,故称“三丰神迹”,桥成时,梓潼县知事李先生因公光临见证,又依梓潼文昌帝君的美好预兆,命名为桂林桥。此次修桥,收到各处街乡捐赀近两万钏,用去近三万二千钏,不足之处,由邓氏补足。时民十六年(1927)阴历十月。
笔者所见2012年某人《桂林桥》一文,[3]详细介绍了碑况及邓妇修桥之始末。据此文,桂林桥长128米,宽4米,两端由八根铁索相连,桥上铺木板。后来为了镇水护桥,还修建了一座三楼一殿的锁水寺。大殿塑张三丰金身像,侧面是有关邓桂贞修桥功绩的绘画,二楼三清殿,三楼魁星楼,寺内还建有善堂青云斋,寺外有字库塔、桂林桥碑、永济桥碑亭,对面山腰有白骨塔。青林口于1953年划归江油,青林口铁索桥被公布为江油八景之一,有赞诗:“云楼锁水镇潼江,桂林神笔张三丰。圣地善斋青云路,古镇青林在画中。”“1962年7月,潼江洪水暴发,上游水运原木席卷而下,造成木材卡墩阻水,将铁索桥毁于一旦。”锁水寺云楼拆于wenge。
延伸阅读:《江油县志/邓桂贞》
邓桂贞(1862-1946),女,江油县青林口乡人。家有田产,早年丧夫孀居。创办青云慈善会,自任斋主。她一生吃斋念佛,生活简朴,乐善好施。对贫苦乡民冬施寒衣,疫赠医药,荒济粮食,或为死而无力收殓者布以棺木,为乡人所敬仰。
青林口场位于潼江上游,下场口建有永济石桥,光绪二十四年被洪水冲毁。倡议修桥者虽多,但终无结果。民国15年,邓桂贞领头建桥,得到族亲邓枝远、彭永礼等人的襄助。潼江上游山洪易暴涨,为一劳永逸计,拟改建为铁索桥,一跨过江,但工艰费巨。青林口场商民乡众自愿捐助铜钱一万九千余钏,余数由邓承担。是年冬,开石砌墩,并派人到湖北汉阳铁厂采购钢材铁板,水运重庆,转至中坝,挑回青林口场,雇请铁匠煅制成8根铁链,牵系两岸桥墩,上铺木板成桥。铁索桥长128米,净跨90米,墩高20余米,桥面宽约3米,东西桥台呈八卦形。当时邓桂贞已年逾花甲,为此千秋公益事业住守工地半年。此桥耗资三万二千钏铜钱,邓捐出生平积蓄尚不敷支出,乃变卖田产三十余亩,终于完成此工程。邓系山乡老妪,而能成其事,过往旅客,梓里乡人等莫不称颂。[4]
(李戴于2019年10月27日记,上潼、满山、金渊闲人指导)

[1] 梓潼县知事,民14年广汉人李东林,15年王文振,17年什邡人戴学铭。

[2] 此两处用苏州码子

[3]2012年江油文史委一行考察双河口、青林口,其资料中有《桂林桥》一文,言根据邓良朝提供资料整理,作者不详。

[4]另有符幼余《青林口桂氏夫人传奇》介绍,桂氏生于同治元年,幼习礼仪,能识文断字,嫁邓忠兴长子邓天荣,改名邓桂贞,生邓金朝,邓玉朝。家财殷实,在潼江西岸陈家坝有良田一百二十亩,在青林场最繁华的凉亭子地段有“天顺荣”大型日杂店一个,客栈一个。丈夫去世后,孀居经营店铺。后请来“伸胡子大爷”符慧先(符守龙子)、陈启文、何仕高、曾焯、李吉甫等商议修桥之事,又采纳场上铁匠铺师傅采买汉阳铁的建议……修成的铁索桥长二十五丈,码头宽一丈八尺,桥面宽六尺,由十一根大铁索组成,桥面七根,两侧护手四根。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20:38: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藤椅
青林口桂林桥碑——一位老妇人的丰碑
桂林桥碑在江油青林口外江边,永济桥碑近侧,是两座高约4米许的大碑。右侧高碑书“桂林桥”三大字,隔江60米犹可见,额两侧缀“三丰/神笔”四字,右款:“本场青云斋善士集众创修。”左款:“中华民国十六年岁次丁卯阴历仲秋吉日立碑。”左碑为序,云:
【改建铁索桂林桥序
夏官修水潦,降之令阻道开通;司空考杠梁,成之工大川利涉。然此可以仰专制之朝,而不可以例共和之国。见夫黑水横亘,镕铁液以作基;黄流阔/隔,架钢版而飞渡。惊涛不患逞其汹,狂澜无虑撼其柱。铁道马路,技巧工坚,良有足征,抑又何难?然而未可概论也。天下事,覆辙勿蹈不难,生面独开/非易,独开生面不难,能开出自坤道尤非易,出自坤道不难,谋始而显有神助则更非易。何也?如我场永济桥可知,前清既经重修矣,未几,俱付/东流,迄今将三十秋。有时洪波,未敢操楫,望洋兴叹,末如之何,谁敢三议修渡?间有热心好善者,以为如仍旧建,必高百尺,或拱九洞,方期可复“永/济”之名,以副行人之望,而功费不赀,成数难集,不过空谈,焉能有济?况近十年间,叠遭兵匪蹂躏,民不堪命,迩来人稍复业,得已则已。转思当务为急,/事不可缓,欲兴一劳永逸,动出万全,辗转筹画,势非兼用金石心不可恃。本场青云斋主,一老妇耳,潜心数年,独能倡改建铁索桥之议,而一唱百和,/又得当事诸君子赞襄,采办汉阳铁版者之顺利,此非有神之默佑其间,万难济事。既而经始迄断手,凡六阅月即事蒇功成,更沐神锡,书/“桂林桥”三大字。适会县主李公[1]因公光临,躬随帝君视履考祥,事更出于意计之外者,是不可以弗记。至乐捐诸君劻勷厥功,兹不必及别勒/他石,庶不没人之善云。
江邑前增庠曾焯沐手并书
收入各处街乡捐来金共一万九千零九十钏零二百文
剩汉阳铁售出共来钱一千四百卅八钏四百文
青云斋来曾姓房价钱五百五十钏文,又来钱一千四百五十钏,共钱二千,作为创修斋堂
以上众姓捐金并青云斋之数共来钱二万二千三百二十八钏六百文
付石工三起共用去钱八千八百七十七钏一百文
付买汉阳铁用去钱九千五百九十九钏九百五十文
请客送礼用去钱二百六十六钏三百文
付竹子萦草石灰松根共用去钱四百零三钏一百文
付各匠师利市锅盌化连以及各项杂费共去钱六百五十二千九百文
付木料瓦砖烧春共用去钱二千七百七十五钏七百文
付铁匠土工杂役食米十五石六斗,御麦一石六斗,[2]去钱一千零一十五钏文
付土工月伙杂役用去钱三百六十二钏九百文
付铁匠工赀去钱一千一百九十九钏七百文
付石炭白炭用去钱七百五十四钏四百文
付牙祭肉酒菸去钱七百二十一钏三百文
付木匠瓦工用去钱三千双零二钏九百文
付刊碑錾字竖碑去钱二百七十七钏九百文
以上各项用费合算总共用去钱三万一千六百六十五钏四百五十文
大中华民国十六年岁次丁卯阴历十月吉日立】
碑解。光绪二年和二十四年,梓潼县青寿乡青林场两次重建了永济桥,遗憾的是,两座桥都在建成的当年即被冲毁,以致近三十年来,无人再敢领头修桥,行人只能望洋兴叹。有好善之士空谈,只有把桥修成“高百尺”、“拱九洞”的规模,才能满足行人的期望,才能符合“永济”之名。但这种修法的工程巨大,费用浩繁,经费筹措困难,况且自民初十余年来,地方屡遭兵匪蹂躏,近来才稍稍恢复安宁,又何必去打扰各位街乡呢?转念一想,修桥还是当务之急,但必须要依靠坚韧的金石之心才能做成一劳永逸之事。青林场青云斋主邓桂贞,不过是一个老妇人,一直怀有修桥之心,潜心琢磨几年,别开生面地提出修建铁索桥的建议,结果一唱百和,得到大家的支持,采买湖北汉阳铁厂的汉阳铁板修成铁索桥。从开工到修成历经了六个月,所建桥台等有道家色彩,故称“三丰神迹”,桥成时,梓潼县知事李先生因公光临见证,又依梓潼文昌帝君的美好预兆,命名为桂林桥。此次修桥,收到各处街乡捐赀近两万钏,用去近三万二千钏,不足之处,由邓氏补足。时民十六年(1927)阴历十月。
笔者所见2012年某人《桂林桥》一文,[3]详细介绍了碑况及邓妇修桥之始末。据此文,桂林桥长128米,宽4米,两端由八根铁索相连,桥上铺木板。后来为了镇水护桥,还修建了一座三楼一殿的锁水寺。大殿塑张三丰金身像,侧面是有关邓桂贞修桥功绩的绘画,二楼三清殿,三楼魁星楼,寺内还建有善堂青云斋,寺外有字库塔、桂林桥碑、永济桥碑亭,对面山腰有白骨塔。青林口于1953年划归江油,青林口铁索桥被公布为江油八景之一,有赞诗:“云楼锁水镇潼江,桂林神笔张三丰。圣地善斋青云路,古镇青林在画中。”“1962年7月,潼江洪水暴发,上游水运原木席卷而下,造成木材卡墩阻水,将铁索桥毁于一旦。”锁水寺云楼拆于wenge。
延伸阅读:《江油县志/邓桂贞》
邓桂贞(1862-1946),女,江油县青林口乡人。家有田产,早年丧夫孀居。创办青云慈善会,自任斋主。她一生吃斋念佛,生活简朴,乐善好施。对贫苦乡民冬施寒衣,疫赠医药,荒济粮食,或为死而无力收殓者布以棺木,为乡人所敬仰。
青林口场位于潼江上游,下场口建有永济石桥,光绪二十四年被洪水冲毁。倡议修桥者虽多,但终无结果。民国15年,邓桂贞领头建桥,得到族亲邓枝远、彭永礼等人的襄助。潼江上游山洪易暴涨,为一劳永逸计,拟改建为铁索桥,一跨过江,但工艰费巨。青林口场商民乡众自愿捐助铜钱一万九千余钏,余数由邓承担。是年冬,开石砌墩,并派人到湖北汉阳铁厂采购钢材铁板,水运重庆,转至中坝,挑回青林口场,雇请铁匠煅制成8根铁链,牵系两岸桥墩,上铺木板成桥。铁索桥长128米,净跨90米,墩高20余米,桥面宽约3米,东西桥台呈八卦形。当时邓桂贞已年逾花甲,为此千秋公益事业住守工地半年。此桥耗资三万二千钏铜钱,邓捐出生平积蓄尚不敷支出,乃变卖田产三十余亩,终于完成此工程。邓系山乡老妪,而能成其事,过往旅客,梓里乡人等莫不称颂。[4]
(李戴于2019年10月27日记,上潼、满山、金渊闲人指导)

[1] 梓潼县知事,民14年广汉人李东林,15年王文振,17年什邡人戴学铭。

[2] 此两处用苏州码子

[3]2012年江油文史委一行考察双河口、青林口,其资料中有《桂林桥》一文,言根据邓良朝提供资料整理,作者不详。

[4]另有符幼余《青林口桂氏夫人传奇》介绍,桂氏生于同治元年,幼习礼仪,能识文断字,嫁邓忠兴长子邓天荣,改名邓桂贞,生邓金朝,邓玉朝。家财殷实,在潼江西岸陈家坝有良田一百二十亩,在青林场最繁华的凉亭子地段有“天顺荣”大型日杂店一个,客栈一个。丈夫去世后,孀居经营店铺。后请来“伸胡子大爷”符慧先(符守龙子)、陈启文、何仕高、曾焯、李吉甫等商议修桥之事,又采纳场上铁匠铺师傅采买汉阳铁的建议……修成的铁索桥长二十五丈,码头宽一丈八尺,桥面宽六尺,由十一根大铁索组成,桥面七根,两侧护手四根。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1 20:39: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板凳
青林口红卅军政治标语碑
江油青林口有很多产生于1935年的红军石刻,其中很有价值的一块在场外原桂林铁索桥桥碑处。碑竖长方形,宽1米,高1.58米,厚8厘米。一碑单面双刻,原刻“救民涂炭”四个大字:
【陆军二十一师四十一旅(八十一)团第(二)营营长囗公(文)囗囗清乡囗囗德
救民涂炭
梓潼县上六区(合)场团(众)士民恭颂
中华民国十四年岁在乙丑阴历十一月中浣日谷旦】(按,括号内为待核字)
1935年由红卅军在原碑面覆盖式增刻,使原来信息残缺。
【打到自流井去,收/回卖国贼蒋介石/抵押给帝国主义/的盐场!红卅军制】字径约17厘米,阴刻,笔划内錾痕排列很有规律,似绳纹。
考证一:救民涂炭碑
民初,江彰两县匪患严重,军阀统治更迭频繁,驻防江、彰两县的军队多次变更。民国16年桂林桥碑序载:“近十年间,叠遭兵匪蹂躏,民不堪命。”1999年《江油县志》载:“民12年冬,重华团总黄清源与青林口团总邓云龙争利内讧,黄约请蹇莘樵率队千人进击青林口,打死邓及团丁四十多人。该年,川军第五师撤离中坝,29军田颂尧所属董宋珩团驻防江油。”“民13年,黄清源血洗青林口,滥杀二百余人。欧奎和邓云龙之子天富逃亡外地,同年6月,联合广汉巨匪张烂腿洗劫重华场。黄率众在青林口八字山击毙张。”“民14年6月28日,邓、欧集合绵阳、安县大刀队前来报仇,再次洗劫重华场,黄逃往蹇家求救,遂请驻军王鸿恩、余大奎部先后派兵清剿,击溃大刀队。黄遂独霸重华区一带,升任团总,进窥梓潼县政界。”“民14年10月,江、彰匪患严重,川军第21师师长孙震派董宋珩旅清剿,消除股匪,获枪200余支。”
综上,民14年,川军29军(军长田颂尧)第21师(师长孙震)四十一旅(旅长董宋珩)卫戍江、彰两县。当时,地方匪患严重,董旅长率部清剿,消除股匪,地方趋于太平,“人稍复业”。至民20年,“十年积寇,歼灭无遗。”民14年受黄、蹇所邀到梓潼县上六区青林口剿匪的是董旅长下属的某团某营,此次“清乡”之战,某营击溃外来的大刀队,得胜,黄清源以团众士民名义立“救民涂炭”碑,以感恩参战的某营长。该碑后以“得胜碑”之名流传,又渐至湮灭不彰。
考证二:红军标语碑
《江油县志》载,“民24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四、九、三十、三十一各一部分从东北边境进入江油、彰明,先后击溃川军四个旅、六个团,除江油县城和盘江以南区域外,红军占领江、彰两县全部地区。”“6月20日,红军开始撤离江油、彰明两县。红军驻留期间,建立了彰明县、重华县、济时县、中坝市等四个县级政权。”集结于青林口的为红九军和红三十军。
该年春,立“救民涂炭”碑的黄清源率梓潼、中坝、彰明地方武装各一个大队,配合川军,沿嘉陵江虎跳驿至江口一带布防,与红军隔江对峙。红军向江、梓推进时,黄于3月退回重华,搜刮金银、鸦片连夜逃往安县驻扎,并运鸦片数万余两到成都。8月,红军北上,他返乡大肆反攻倒算……
红军在江油期间,大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在境内錾刻了大量的石刻标语,至今保存完好的达44条。[1]
上潼人《一块红军碑的前世今生》指出,“此碑与位于青林口场镇的其他红军碑制作风格一致,但内容迥异,笔者推测系红军进入江彰之初所立,意在制造南下打自贡的‘烟雾’,以迷惑驻防川军,牵制敌人兵力。至于场镇上‘北上抗日’、‘婚姻自由’、‘分田分地’等主题的其他红军碑,则是建立政权或转移时所立。”“此碑集二碑于一身,无论原刻还是红军改题,对青林口乃至江油历史,均有重要意义。故郑重推介,俾有识之士再作深入探讨。”
(李戴于2019年10月31日摘记)

[1] 2013年《四川省重要革命遗址通览/第九册绵阳市》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9-10-31 20:57: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报纸
青林口,历史厚重!!!铭记!!!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9-11-1 00:19: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伊拉克
地板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9-11-1 00:57: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7#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9-11-1 07:09: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天津
8#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9-11-1 07:2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江苏
9#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9-11-1 07:42: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0#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