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今日 4693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发表于 2008-11-28 20:40: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1#
说起名人:所谓“名人”这两个字谁都可以享受吗?他沒有什么能耐和沒有一方百姓认可他也算名人吗?324我已说出了东安在解放以前所谓的名人:陈文明.宋正清之类,一个是搞恶作剧的,二者是吹烂壳子混碗茶喝的,沉天游手好闲等安逸的!解放后一大六队孤人苳明乡,一大三队刘宗宣,,<糠娃子>中街谢兵娃,一大四队严大文,刘惠德,这些名人给东安场镇代来了忘不了的记忆!他们给东安街上造成无数祸端,街民都害怕他们.他们倒是东安人中间的名人!这些人幸好菩萨有眼,把他们都带到了不劳动的世界!!!现在就只剩下一大五队郭安财这个名人了,这个人出名只不过比前几个草堡会动脑筋,耍小聪明而以,他为逃债可以什么都干得出来,这种人也叫名人吗?????、sc518dabin12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8:35:3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2#
原帖由 醉猴1 于 2008-11-28 20:40 发表
说起名人:所谓“名人”这两个字谁都可以享受吗?他沒有什么能耐和沒有一方百姓认可他也算名人吗?324我已说出了东安在解放以前所谓的名人:陈文明.宋正清之类,一个是搞恶作剧的,二者是吹烂壳子混碗茶喝的,沉天游手 ...


哈哈,就是就是,名人用在这些人身上就成了贬义词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11-30 21:27: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3#

东安的回忆(1)

记得儿时的东安,是什么样子至今在我的脑子里沒有变更。整个场缜街道是大小石板拼制而成,倒底街牌房垻包括老牌房全部由石头组成。按东安土语整个街分为高头街,倒底街。倒底街老牌房垻,高头街顶端为草市垻,中街以猪市垻为界,成为上下之分.根据街道这样的自然形成,居住在东安街上的人自然就分别成为你是高头街,我是倒底街的,孩子们更为淘气,由此而分为两路,开展一些儿时的战斗,分別用自制的一些"武器"相互打仗,但是;虽然是孩童,自己是高头街或倒底街的,立场还是非常坚决,那怕是打败了这一仗,都不会去做叛变,这也体現了孩童们的一种纯真.那时候我只不过才十岁多点,也就是六十年代第罒,五年期间。随后六六年;所谓;<<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雄雄烈火同样燃至我的家乡.这一把烈火不打紧,却把我们的家乡古迹,“老牌房”给墔毁了。那时候乡政府叫人民公社,

当时人民公社办公室一位主任姓罗:<脸上有麻子> 当地人叫他罗,,,,,就因为他儿子在小溪垻五中读书,文化大革命后他成了红卫兵,于是回家时便革上了家乡的命,<破四旧,立四新> 这浩劫开始了,硬是把:"老牌房"说成;'四旧'"必须破除.就这样我们东安的老牌房因此而遭到摧毁.就这样我们家乡的老牌房毁于一旦。亊过几年这位麻子的儿子听说唐山大地震把他龟儿子给震死了,也许这是报应吧

[ 本帖最后由 醉猴1 于 2008-11-30 21:42 编辑 ]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08:28:3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4#

回复 329# 醉猴1 的帖子

哈哈,这个典故有意思.sc51867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12-4 09:34:1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5#


乡愁----凌飞
作曲: 脑百斤

秋风又吹我心口
到了相聚的时候
家乡总在梦里头
天南地北到处走
还是再等一个秋
盼望与你能相守
秋水总是不停留
一直往前不回头
风扮啊轻悠悠
吹得眼泪往下流
依稀记得那年走的时候
你就站在大路口
风扮啊轻悠悠
吹得岁月白了头
多想回到小时候
天天拉着你的手
秋风又吹我心口
到了相聚的时候
家乡总在梦里头
天南地北到处走
还是再等一个秋
盼望与你能相守
秋水总是不停留
一直往前不回头
风扮啊轻悠悠
吹得眼泪往下流
依稀记得那年走的时候
你就站在大路口
风扮啊轻悠悠
吹得岁月白了头
多想回到小时候
天天拉着你的手
姑娘姑娘在哪里
家乡是否还有你
是不是像我一样
想回头也回不去
姑娘姑娘在哪里
家乡是否还有你
是不是像我一样
想回头也回不去
是不是像我一样
想回头也回不去
想回头也回不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12-4 19:40:3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东
206#
我明天要回江油。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12-4 22:30:2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7#

东安回忆2

家乡的变迁,这个历史怎么来诉说呢?这要根据自己的年纪来定夺.按我们这个岁数就要回味出我们当初所处段经历的一些真实的东安人文,环境地理风貌,当然所渭回忆.那就是我们的过去,还有我们所经历过的事情.记得我的母校是一个超大型四合院,院内的院壩可集合全校师生,整所学校地处东安街之上,上学得经过很多台阶,要经过老戏楼.我们上小学那时候老戏楼经常有戏班子唱戏,戏楼纯属古代建筑.全木质结构 ,呈凹字型戏楼,凹字中央是戏楼主演区,左右楼分别是乐器和化装.整个戏楼的门窗都是精工刻制,真是古时候人们称为走马转角楼,可谓一点不假.当时我们上学戏楼是我们的必经之路,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小学校长就是谢大強,我读一年级的班主人老师叫杨桂莲,我们小学还有很多老师,特别是马成秀,张月会,张泌,李少兴,吴惠琼这些使我难忘的师长伴我教我成长的好老师,在此我祝福这些尊者都健康长寿!那时候我们的小学校府听传说,,,,,,是一座庙宇,究竟是什么庙至今我还不知道!真是遗憾

[ 本帖最后由 醉猴1 于 2008-12-4 22:32 编辑 ]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12:46: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8#

回复 335# 醉猴1 的帖子

东安的戏楼到给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一到传统节日,戏院里和戏院周边那真是热闹非凡。记得那时看戏还是要收票的,为了逃票我们小孩的办法可多了,或从人缝里往里钻,或在开戏前先躲藏在戏院里不出来……记得有一次,我晚上坐在醉猴说的那个石阶上看戏睡着了,人都走完了我还在那里大睡,还是清场的叔叔把我喊醒了才迷淡糊糊一个人摸黑回家的。唉,说起小时候,趣事太多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12-5 23:19:0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09#

东安的回忆(3)

家乡一年一度的两次赶会真的很热闹,但并不是庙会.每年逢二月三十是春会,沒有六月二十那么闹热,一年一度的六月二十赶会.这个会总名称为东安的;<六月二十骡马会.>在会期主要商业活动就是耕牛交易,堂邻四转金龙,双板,马蹄缸,重华堰,中兴各乡的客人都会来东安走走,或交易,或看戏,东安人把这一会期看着是请亲朋好友来耍的最佳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客人.每逢这个时期少不了的是川内彼邻的县川剧团来我乡唱戏,六十年代初我乡还有一个"火把剧团"在家乡唱戏,记得有豆花脸,小旦刘成华,刘朝清,刘育德,李时生等,如果六月二十请不到戏班子他们就是主角.后来;就沒有这些了!只有电影,文艺宣传取而代之.老戏楼被拆,老牌房被掀,全街有两处过街搂都完蛋.一个古香古色的东安场<马鞍寺.>就这样在我的眼皮下沒了!但是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不会消逝!!!
说起<马鞍寺>的马鞍子石头在<老猪市壩堰塘>下有一囗<新堰塘>的脚下.一大四队严大文的责任田里边.酷似;马鞍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12-6 21:31:0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210#

回复 340# GUXIANGDEYUN 的帖子

说起来;故乡的云'真还是对家乡风俗很了解,你说的很对,小时候我也割过牛草卖,也就是五角一背篼,挣几个钱看电影,看川戏!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