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彰明进士王麟荧小传

查看数: 6845 | 评论数: 9 | 收藏 1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0-1-21 13:49

正文摘要:

王麟荧(1864~1898),原名王治安,又名王有策,字献廷,[1]绵州北乡五里忠兴场狮子山、玉印坝近侧王家湾(忠兴镇通兴村1组)人。生于同治三年。[2]父王家邦(健侯),祖父王传宇,曾祖父王礼选。其父健侯公一夕梦 ...

回复

持剑天涯卖酱油| 来自四川 发表于 2020-1-21 14:38:11
我就想知道他家贫,而中举人后买地20亩,中进士后又买地40亩是哪儿来的银子。其他的不关心。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不差粮| 来自四川 发表于 2020-1-28 14:37:45
《龙郡宾兴馆章程》载:每乡试生员一名,送给卷费钱一千文。每会试举人一名,送给卷银费十两。
《登龙书院岁入数目购存书籍岁用章程》载:每新科举人会试、拔贡朝考,每人送银六十两;举人历届会试,送银三十两。中式进士,用京官者送银一百两,用外官者送银六十两。
《青莲书院宾兴公车费出入章程》:1.每新科举人会试及拔贡朝考,每人送银六十两;举人历届会试,送银三十两。中式进士,用京官者送银一百两,用外官者送银六十两。2.届乡试之年,每应试一生,送隐银四两。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持剑天涯卖酱油| 来自四川 发表于 2020-1-21 17:06:55
世界过客 发表于 2020-1-21 16:56
从古至今,升官发财,仔细读这一句嘛

就你聪明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世界过客| 来自四川 发表于 2020-1-21 16:56:31
持剑天涯卖酱油 发表于 2020-1-21 14:38
我就想知道他家贫,而中举人后买地20亩,中进士后又买地40亩是哪儿来的银子。其他的不关心。

从古至今,升官发财,仔细读这一句嘛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世界过客| 来自四川 发表于 2020-1-21 16:55:53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1858282438| 来自四川 发表于 2020-1-21 16:42:30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不差粮| 来自四川 发表于 2020-1-21 13:55:56

晚晴进士王麟荧家源小考

绵州北乡五里狮子山、玉印坝近侧王家湾(现忠兴镇通兴村1组)有两支王氏毗邻而居,一支是在崇祯二年[1]自麻城县徙川,落业绵州高水井、土门寺、西山观、芹池观等七处的王氏,一世王继尧、王继舜;一支即王麟荧家族。

王麟荧远祖发源于太原。至明代,广恩公于洪武年为湖广益阳令,道元公知湖广承京事,道亨公亦为邵阳刺史,遂家于邵阳县。

及清初,十二世金章公为康熙朝进士,由邵阳移居四川内江县高梁里芦稿冲梅家庙上塆中嘴落业,为入川第一世。

王氏递传班行:元思道中信,国纳文章希。世诗礼传家,有志德必大。朝廷宣治化,仁恩育万邦。明良开景运,嗣继续荣昌。

金章公配邹氏,生希早公。希早公,又作希藻公,为入川第二世,偕曾氏迁居绵州北乡五里芙蓉溪畔玉印坝侧近狮子山西北麓。曾氏葬玉印坝中,俗呼王家大坟。一同迁来的还有同籍马氏,原在宝庆府邵阳县西路永澧柏山枫树堂王土地祠下住居。

狮子山,又称石鳞山、马马梁,山顶原有古松二棵,“修五丈,周四尺”,似“石上踞二苍颜叟,约寿数百龄”,雅称为“二松大夫”,千总宋鼎元、进士王麟荧都曾为二松立亭竖碑。乡人常巫祭古木下,感念古木之灵,甚至砍树取脂疗疾,烧树燃脂求福。山之东北至西北有盐骡路,是古时魏城经忠兴到彰明、江油的经济动脉。王氏居西北麓山塆,塆前平坝之中有田四方而平整,高于周围,面积三亩有二,形如印台,故地名为玉印坝。玉印坝近侧有芹池寺、张池庙、东岳庙等,有范、张、宋、刘、赵、谢、屈等姓住居,以宋、王两氏最为兴盛。各姓自发贸易,有通兴场。

第三世长房世清,配孙氏,生子王诗近,王诗远;二房世滢,配李氏;三房世泽,配蓝氏,生王诗道。王世滢,又作王世荣,系王麟荧天祖。天祖母李氏碑茔尚存,载生于雍正丁未(1727),殁嘉庆十年(1805),生王诗会一子。王麟荧即葬于天祖母李氏坟茔之侧。

第四世王诗会,字学杜,即王麟荧高祖。生乾隆戊辰(1748),殁道光辛卯(1831),寿八十四。诗会公勤耕课读,心怀利济之心,造桥路,施棺木,不惜千金惠洽乡里,获朝廷旌奖,获赐“善有余庆”“尚义可风”匾额。元配屈氏,生六男一女,四男早卒,分为王氏五大房,谓老五房。五房人众,分居屈家嘴、陆家山、东岳庙等处。

第五世五大房分别是礼让,礼记,礼文,礼选,礼达。王礼选,号桂选,是王麟荧之曾祖父。生乾隆丙午(1786),殁同治元年(1862),寿七十七。礼选公幼读诗书,长理家政,孝友克敦,常远出,动经三四年或七八年归。配李氏,生乾隆五十三年(1788),殁同治十年(1871),其赋性贞烈,有大丈夫气,善理家政,晚景饶裕。生传宇公。

第六世王传宇,又作王传禹,《绵阳县志》作王傳,为王麟荧祖父。配文氏,生家海,家邦,家仁,家德,家常,是王氏新五房。光绪十四年(1888)王麟荧中举,十六年(1890)诰封王传宇为奉政大夫,赠文氏为宜人。

第七世王家邦,《县志》载为王城,字健侯,文生,进士王麟荧之父,为王传宇次子。光绪十四年王麟荧中举,十六年,其父及伯叔五人均被封赠为奉政大夫,母及伯母等均封宜人。相传旧时五房均有朝服、马靴和帽盒,帽盒里面装官帽,平时供奉,遇重要时节则穿戴一回。

王家邦长兄王家海,字容川,文生,为王麟荧伯父,生道光壬辰(1832),殁光绪戊子(1888),配罗太君,子王有德媳罗氏,王有权媳杨氏。王有德生王德文,王德文生王必云,王必才。王必云生于1943年,党员,即笔者采访对象。

王家仁是王麟荧三叔父,生王有信等,民国九年撰书王氏宗支碑。[2]王有信子王志浩,又名王简之,通兴场王家大院人,人很斯文,因不满包办婚姻而出走,安家于小枧沟。解放后搞土地gaige,做文笔,未认家。

王家德,字俊明,王麟荧四叔父,生道光己亥(1839),殁光绪壬寅(1902),配赵氏,子有经媳姜氏,有纶媳吴氏。孙男志朂媳程氏,志道媳氏李,志义媳氏黄,志聪媳氏杨,志礼媳氏程,志信媳氏谢,志慧媳氏谭。王志朂补省垣警察。

王家常,王麟荧五叔父,配黄氏,生王有恒,又作王有衡。

第八世王麟荧,本名王有策,《县志》载原名王治安,字献廷,光绪戊子举人,壬辰进士,授额外内阁中书,生于同治三年,殁于光绪二十四年,年仅35岁。

王麟荧之父王家邦,是一个很困窘的读书人,在王家湾里仅有一间半房屋。一夕梦天上闪耀王麟荧三字,乃为子改名。王麟荧自幼聪颖,为可造之才,王氏共谋提携,未致英才埋没。王麟荧是彰明县学籍,他不负众望,读书之路可谓一帆风顺。先求学于吴开聪创办的绵州治经书院,结识陈湋、吴朝品,曾共读于灯下,成为贫贱之交,富乐山、西山观、南山都留下了他们同访的身影。学使试龙安属,调取尊经书院住院肄业生。光绪十四年(1888)九月戊子科乡试,中第43名举人,年25岁。中举后,王麟荧在忠兴场外金玉桥买了彰明县的飞地二十亩,载粮二分。十六年,祖父母,父母及伯父伯母、叔父叔母因王麟荧而显贵,封赠为奉政大夫、宜人。王麟荧中举后,连续参加了十五年(1889)己丑科、十六年庚寅恩科和十八年壬辰科会试,谓“三试春官,两归故业”。在壬辰科殿试,中三甲第147名进士,同月受引见,“著以内阁中书用”,时年29岁。十九年(1893)冬,授内阁额外中书舍人。王中进士授官后,在玉印坝买田四十亩,宅屋仍是一间半,悬挂有一块匾额,传说款识有“赐同进士出身内阁中书王麟荧”等字。

王麟荧在仕途迁升停滞之时,于二十二年(1896)参加总理衙门章京考试,获记名。很快,他的命运又与戊戌变法纠缠在了一起。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皇帝在压力重重的氛围中强推变法,维新仅103天,慈禧太后就发动政变,软禁了皇帝。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人士,谭嗣同、杨锐等六人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六君子之外,各部门均有一定数量的官员被牵连丧命——王麟荧就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员。他在内阁任额外中书舍人,因工作关系,接触了一些帝后之争的机密,被无辜牵连。十月由内阁截取同知,往天津听候安排,二十二日在京师被迫吞金自杀而亡,年仅35岁。

他的尸体被装进密封的双层套棺里,自北京旅殡回籍。相传棺木由骡马从金牛道驮回,一路颠簸,回籍之时,能听到棺内尸水动荡之声。被葬在王家湾故居后天祖母李氏坟茔前侧。全家惧祸,族人惧怕被株连,未敢立碑。其时,其子王先河年尚幼,不敢认要父亲置买的田地,避走他乡,投靠德阳姑妈家,后生一女,均未回籍探访,后嗣情况未知。相传官府曾派人来调查,只看到人亡家破、坟茔荒凉之境,无言而去。其好友吴朝品于次年八月得到王去世的消息,写诗吊之,诗中回顾二人交往,哀叹蜀中人才早逝,言及“戊戌六君子”之刘光第、杨锐二人之死,用语隐晦。

王麟荧在任额外中书舍人的5年间,因工作之便,得以备览秘阁藏书,摘华丽词,诗格一仿六朝。期间,与元代绵州邓文原隔世相感,私借《巴西集》库本手抄,于逝年五月邮寄绵州,嘱友人吴朝品刊刻行世。该集由陈湋、邓昶、崔映棠先后整理、校对,吴朝品出资刊刻,五人共同努力,使前代乡贤的著zuo得以于该年八月重新刊行。

王麟荧平生著述较多,但鲜有存世者,惟在绵州、江彰时有碑记数则钞存,如《鹤鸣书院记》《绵北治道记》《待鹤亭记》《匡山书院记》《蜚英塔记》等,乡人深惜之。

(王麟荧作为一个绵州、彰明县两地共有的进士,其故居地及事迹长期湮没不彰,上潼人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几次向人打听进士故里所在,均徒劳无功。2019年冬,江油方志办谢晓东提供一则简短的资料——民国《彰明县志》:“王麟荧墓,翰林,光绪戊戌年没于北京,旅殡回籍,葬于绵北乡芹池寺后。”于是与上潼于12月28日前往探寻,访族人,看墓碑,才有此抛砖引玉之作。李戴于2019年1月19日)

参考:

民国《绵阳县志》

光绪《彰明县志》

光绪《江油县志》

民国《彰明县志》

蒋德钧《匡山图志》

李超平、杨锡贵整理《蒋德钧集》

上潼人《巴西先生吴朝品先生年谱》

陈湋《潺亭诗集》

吴朝品《<邓文肃公巴西集>序言》

《清实录》

《缙绅录》

李朝正《四川清代进士征略》

王麟荧家族墓地碑志

王必云口述笔记



[1] 有两碑述其源流,一说万历二年,一说崇祯二年。

[2] 王家仁生王有信,无确证,待核。





补充内容 (2020-1-21 18:41):
没有光绪《彰明县志》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