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今日 4693主题

收藏本版 |订阅

[江油记忆] 1935年范长江笔下的江油

fork (金牌会员) 发表于:2010-1-25 13:47:11|查看:6515|回复:20     [复制链接] | 来自四川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成都江油间


    记者等一行于七月十四日正式离开成都,乘汽车向江油出发。天下小雨。这条路是川西北大道,过去是田颂尧的防区,由成都到广汉,倒还勉强可以通行。广汉以后,简直就不能叫“路”。平坦地方,车轮往往陷入软泥一尺以上,无法开行,要乘客大家下来推车,有时还要雇乡农来推,才能开动。如果上坡,因为没有固结的路基和路面,天稍下雨,泥土发松,车子就无法上去。如果上了大泥路,车子总是向两面滑来滑去,无时不有倾覆的危险。坐在车里,简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样,没一时敢于松懈。几个重要渡河地方都没有桥梁,由近百数的人拖着汽车在水里游泳式的通过。将近绵阳,才有一个渡船,但是汽车上下渡船。如同过鬼门关一样危险可怕。汽车上了渡船以后,是否还能安全过去,就是管渡船的人也不能担保!名义上我们包了一个车,实际±走路的机会,非常的多。在一段最难走的路上,我们已经走得发汗,汽车还在后面烂泥路上摆尾摇头,似乎还在希望我们去扶持它。这里道旁却立着几块大石碑,歌颂“田公颂尧**”的德政,说他如何发展交通,如何便利民行。称颂他的是所谓“民众”!立碑的目的,是要“流芳千古’’!记者看看脚上的烂泥,摸摸头上的热汗,回头看那可怜的汽车,再瞻仰那巍峨的德政碑,总觉“田公”实在是功德无量!…绵阳为蜀汉时代之涪城,刘备和庞统攻取四川,就是由三峡溯长江而上至巴县。然后再由嘉陵江以人涪江,到绵阳告一段落。其后进取成都,即以绵阳为起点。庞统被射死的落凤坡,就在绵阳到成都间德阳县县境内。那时似乎还没有发现沱江和岷江的道路。到诸葛人川,他自己本人仍然走刘备的旧路,而使赵云率兵由岷江(外江)以迫成都。邓艾人川,也只是在剑阁大道之外,另辟一条陪江小道,仍然通过绵阳,以达成都。由松潘经茂县灌县到成都这条岷江大道,他当时亦不知道,所以三国时的绵阳是成都平原的总门户,地位异常重要。田颂尧统治川西北,亦以绵阳为根据。绵阳经田颂尧十余年来的经营,除城内仍有“壮观瞻”的马路外,城外集着数百家破陋的蓬户,茅屋不蔽风雨,衣不蔽体,杂粮亦不足以充饥。但烟馆林立,鸠形鹄面之士,所见皆是。田颂尧治下首府,尚且如此,其余各县,当难比此更有进步。

      从绵阳沿涪江西岸北上,一直到江油,一百一十里之间,是一条很好的汽车路。虽然许多地方没有桥梁,虽然路基是无代价占用民地,虽然修路是完全义务征用民工,虽然用了几十万的公款,究竟这个还像一条马路,让旅客们看了也高兴。

涪江沿河西岸,皆筑有“自欺欺人”的防御工事。所以徐向前于突破嘉陵江之后,很容易渡过涪江,进入江油中坝。我们十五日过的中坝,这是比江油县城还大的市镇。发达的原因,是因为川西北药材水陆转运的口岸。平日有三万左右的人口,百货云集,贸易甚为兴

盛。徐向前今年过中坝时,将中坝一所有的货物,囊括一空。记者至时,只有极少数新近逃回的商人,经营简单生意。荒凉景象,窒人气息。据本地未曾逃走之老汉语记者:徐向前到中坝时,每日皆开大会,讲演各种事情,故民众皆忙于开会。徐走后,在中坝北门外立了一块大石碑,两面共镌了八个大字,一面是“平分土地”,一面是“赤化全川”,记者过中坝时,此碑尚未拨去。徐向前当过涪江向岷江推进的时候,还是希望与朱毛会合后,图进四川,从“赤化全川”的石镌大标语上,也可以得到若干的佐证。

中坝至江油三十里,沿途战痕斑斑。大道四面山地,无处无工事,乡间农民,一部壮丁被徐向前带去,其余大都逃亡,回冢者绝少。故村中多静寂无声,炊烟难见。隔江油十余里处东山上,即发现徐向前围江油时所筑之环山大堡寨。要路口层层阵碍,随山路之曲折,于射击点上节节作成土垒。环山大堡寨,以竹竿及松柏等枝干,交叉编成篱垣。环山三十余里,无一处有空隙可人。同行有通晓军事之某君,睹此布置,亦叹徐向前用兵之能,而恍然于川军之非其敌手。

      江油为一小城,东以七八里之遥临涪江,西北皆凭大山,主要者为光雾山。徐向前围江油时,川军杨晒轩一旅被困城中,相持月余未下,以地形观之,守城颇非易事。当时徐之大本营即在光雾山,县府某君,曾引记者至城楼观光雾山之形势,则见城西一带山地,从山脚至山顶,密布十数道壕堑,现虽已由川军拆除大部,而痕迹犹在,使仰攻者辄生望山不前之心。城外民房,大都已被焚毁,败瓦颓垣,残梁断柱,比中坝之仅静寂萧索者,又加一层惨象。

      小小的江油,经战争破坏之后,住民已无多。城内来往的人们,除正式军人而外,其余表面穿便衣,从事各种小商业者,全为川军被裁编下来的副官参谋和下级军官士兵等。他们一旦脱离了军队,生活无着,所以逼得来经营小本生意。他们因为特殊关系,可以不纳税,不出捐,而且可以强借民物,强占民房,所以大半都有利可图。川西北一带之被裁官兵,改作商业,已成风气。

这般人,县ZF绝对管不了。现在要修碉堡,要派民夫,全在剩余的几个农民身上想办法。农村已经破坏了,家庭里衣食全无着落,然而又要尽义务去修碉堡,甚至被派去当民夫,送米上平武、松潘,一去就十天半月不能回来。其死于路途者,尤比比皆是。这时岷江之路不通,由成都至松潘,只有走江油、平武一道。平武、松潘方面军队所需要之民夫,多仰给于江油,每师动索夫数百,以致江油全县,壮丁几尽,老弱亦以之充数。因“为政”不能得罪“巨室”,一切差役,皆课之于中下之家。记者亲见盲眼老者,与跛脚木匠,皆被派当夫。道路上呻吟叹息之声, 不绝于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2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发表于 2010-1-25 21:54:2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沙发
好东西,收藏了
历史需要多视角的解读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0-1-26 10:38:1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藤椅
真相就是这样的,原来如此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2:59: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板凳
“苏先生”和“古江油”

      我们预定十五日住宿的地方,是白石铺,这里离江油还有二十五里。离江油北行五里,即进入山地,其形势与彭县之关口,河北省昌平县之南口相似。形势雄壮,关隘天成。涪江即自此山隙危崖中流出,以人于平原。人山口沿涪江西岸行,路即变为险窄,天晚始达白石铺。此地本有三百余户之人家,大都经商,今则门穿壁破,仅有二三老妪,点缀其间。
     徐向前部在白石铺住过一两个月,街上遗留下许多的宣传品和标语,最大的标语,是:“武装拥护苏联!”大大的红字写在白墙的上面,差不多的民房集镇都有如此一个标语。
      白石铺过夜后,十六日过江,沿江东岸行,有渡船一只可渡。天雨路泞,滑溜难行。因便,先东去猪头垭,上山计行十五里始达山垭,然后再由山垭回至河岸。溯岸北行,路尽在悬壁上,马不能行,步行亦须小心,始可得过。愈走愈高,仅行十五里,天已昏黑,乃宿大石堡。大石堡在山腰上,其东接连悬崖万丈之“藏王寨”。寨由石灰岩组成,周十数里,高耸云际,四面皆绝壁,除二小径外,决无路可登。望之,如上海国际大饭店,惟规模更大,悬崖更高。相传唐玄奘取经,曾驻足于此。又云:蜀汉刘备曾在寨上留住,惟皆无可信证据。寨上亦有居民,亦务农,并有极美之泉水,野产党参甚多,运销江油中坝。惟寨中人与外间少来往,赋税捐役,所负亦少。陶渊明所理想之“桃花源”,此或足以当之!
     大石堡仅三五家居民,徐向前部占白石铺时,此间居民亦曾被召集开会,组织“苏维埃”。据一壮年男子与记者谈:伊曾任“土地”,但不知所司何事、官职大小。记者再三研究,始知“土地”,乃“土地委员”之略。农民头脑简单,不能了解复杂名词,故只记得“土地”二字,令人发笑。再叩以归何人管辖,答以“苏先生”,问“苏先生”之名号籍贯,他又茫然无以对。问其见过面否,答以“未”。继而曰: “凡是红军区域,皆归苏先生管辖。”记者始恍然所谓“苏先生”者,乃“苏维埃”之误。
     十七日由大石堡下山,路行崖际,俯视涪江如带,对岸山下大道行人,皆如幼童,路由泥石夹杂混成,雨后泞滑不堪,记者滑倒数次,满身泥污,行半日始得下山。问之土人,此辛苦之半日,仅行十五里!用竹筏再渡涪江后,即为平谥铺。铺之大小,与白石铺相当,而破烂荒凉,亦大致相等。徐向前部亦曾据此地,所留宣传文字较白石铺尤多。至此以上,经煽铁沟以至响岩坝三十里地方,民房铺店所贴宣传晶,大多完整。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就是向农民解释“苏维埃”。上面说“苏维埃是工农士兵自己的委员会,不是人的名字”。我不懂得,中国GCD的ZF组织,为什么要把俄国名词硬搬过来?“Soviet”在俄文表示的意思,是“农工兵委员会”,俄国人习惯了俄国文,一看见“soviet",就知道是什么意思。把它译音成“苏维埃”后,中国一般民众就不容易懂了。
     过平谥铺、煽铁沟等处,时疫流行,苍蝇遍地。居民传染一种软体病,得病后,体软肤黄,不进饮食,最多七日即死。煽铁沟本有居民七八十户,多已全家死去,此地亦无人治疗,听其辗转传染,恐将成险疫。
    愈向山里走,交通愈不便,则愈容易出土豪。十七日夜记者等一行在响岩坝所住之人家,即为一有名之土豪。他家里有一人在川军中当团长,于是家人恃势横行乡里。自己造了一所楼房大住宅,所用木材,尽以廉价或不给价向附近人家山林上强迫取来。木工泥工石工等亦皆不给足额工资,以强力使其工作。十八日宿南坝,行四五十里,此地亦有一大土棍。他当一个地方上小小的保安队长,剥削乡民血汗,积资至三十余万元之富!南坝镇上近二百家的市房中,有一半为他所有,乡人对他,简直无如之何。
      南坝本地人都说“古江油关”就在这里,邓艾过了摩天岭后,首先攻取的“江油”,即是这个地方。立在高岗上写着“古江油关”四个大字的大碉楼,引起了每一个旅行者的注意。但是人言言殊,记者亦感到众说纷纭,特加以粗略研究,以就正于专精蜀汉史地的学者。
      蜀汉时代,由成都北出,通陕甘的大道,是有一条总路。即是由岷江流域的成都东北行,经涪江流域的绵阳,再东北行至嘉陵江正流的剑阁昭化。这里有一个总口子是剑门关。从剑门关出发偏东北溯嘉陵江直上,过阳平关即为汉中。从剑门关出去,偏西北走,溯白龙江而上,即达武都,昔为阶州。由阳平关以出祁山,先据渭水上游,然后夺取长安,此为诸葛孔明的根本战略。到姜维继孔明主持蜀汉军政的时候,蜀汉大势已衰,而姜维亦无直夺长安之气势,其争夺主要区域,改为洮河流域甘肃西南诸地。盖其意图在先得陇西南诸地,即今甘肃西南洮夏两河地区。一面结合藏人(即羌人),以为久计。然其总交通口仍为阳平关。到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才改了方向,他从白龙江上去,到“沓中”屯田种麦。所谓“沓中”,照《辞源》解释,是在甘肃归潭县西南,那就是今白龙江上源叠部地方,即今西固以上杨土司所辖的藏人地区。另外溯白龙江支流白水江上去,经文县南坪到松潘之东北,现在还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叫做“沓中”,或曰“踏藏”(皆藏文译音,音相通)。姜维种麦的沓中,即今白水江的沓中,即亦可知。
     那时四川对陕甘的交通路,总不出嘉陵江本流的范围。涪江和岷江两条大道,还未曾发现。
     和姜维对峙的是邓艾。邓艾指挥的是“陇西诸军”,所谓陇西诸军,即现在天水、陇西、狄道、兰州这一带的队伍。邓艾受了攻南的命令以后,他是先对付姜维。蜀汉时的“陇西”,其城池在今甘肃之临洮县,即狄道城,邓艾当时即驻于此。他在狄道还留有一个遗迹,就是狄道的“点将台”。他当时是分三路对付姜维:一路断文县之阴平桥,绝姜维归路,一路从甘松袭姜维之后,一路再直攻沓中。阴平桥在臼水江上,甘松在松潘西南,则“沓中”在白水江上游,较为合理。后姜维突破阴平桥守备,始得归还剑阁。邓艾本人系由狄道经今之岷县,顺岷河而下,以至白龙江。至今岷河上尚有"邓邓桥”一座,传为邓艾父子所建,故名“邓邓”以纪念之。如果顺日龙江下去,又归到剑阁大路。但是那条路已被邓艾的竞争者钟会占了。邓艾乃另辟途径,从白龙江翻摩天岭,取道涪江流域,直捣绵阳(当时所谓涪城)。这是当时初辟的道路,当然走起困难些。不过邓艾过了摩天岭后,曾否经现在之平武,或青川,记者无所知。但据若干地图上之记载,邓曾走左担山,左担山在平武东一百余里,其未过平武,似可成为定案。但过左担山后,系过今之“南坝镇”,抑系直人今江油县东蜀汉所置之“江油戍”,则记者目下尚无可信之参考资料,未敢臆定。
     惟就上述之材料观之,世界舆地学社发行,上虞屠思聪先生著之《中华最新形势图》,第二十图及第十四图上所示之古阴平道:系经康县武都文县平武以至于今之江油,恐有相当可疑地方。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14:27: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报纸
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中亦有相同描述:“徐向前今年过中坝时,将中坝所有的货物,囊括一空。记者至时,只有极少数新近逃回的商人,经营简单生意,荒凉景象,窒人气息。据本地未曾逃走之老汉语记者:徐向前到中坝时,每日皆开大会,讲演各种事情,故民众皆心于开会,且异地杀人,以减本地人之刺激,杀人多在夜间。”

                                                    ------旧版《中国的西北角》

徐向前今年过中坝时,将中坝一所有的货物,囊括一空。记者至时,只有极少数新近逃回的商人,经营简单生意。荒凉景象,窒人气息。据本地未曾逃走之老汉语记者:徐向前到中坝时,每日皆开大会,讲演各种事情,故民众皆忙于开会。徐走后,在中坝北门外立了一块大石碑,两面共镌了八个大字,一面是“平分土地”,一面是“赤化全川”,记者过中坝时,

                                      --------再版《中国的西北角》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0-1-27 15:14: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浙江
地板
前时之事不可忘也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0-1-27 19:36: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7#
sc518dabin12好文 欣赏了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0-1-27 21:07:1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8#
准确、祥实、客观。与耄耋老翁口述当年旧事如出一辙,历史就是这样。sc51854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0-1-27 23:00:3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9#
品读范先生文字实属幸事,有幸走过古蜀道之金牛道、阴平道感触有加,楼主辛苦。几十载风雨沧桑,如今崎岖道路变坦途,善哉善哉!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10-1-28 01:19: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10#
说的就是现在的武都哈~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