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彰明那些事儿 [打印本页]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5-12-18 15:21
标题: 彰明那些事儿
本帖最后由 流才氓 于 2015-12-18 15:31 编辑

        有人调侃说是江油干掉了彰明,江彰县仅仅是过渡或可看着是一种表现性挣扎,但是谁也不曾想到,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彰明县彻底被江油收编。纵观历史,古江油的版图并不大,从今天的平武南坝迁至大康、后到武都、再到中坝,行政区域左右开弓,势如破竹,先后成功地将梓潼所辖的重华、青林口等收入囊中,最终拥有了富饶的江彰平原,幅员面积剧增到2719平方公里。随着时光的消失,古彰明县那些陈年旧事无疑已淡出人们的话题和记忆。但我对彰明却难以忘怀,魂绕梦牵。因为,我的先辈们从湖广麻城孝感上庙迁徙而来,在这块陌生但肥沃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留下许多有关彰明的印痕和故事,甚至轻轻一呼吸,就能嗅到泥土的芳香,也许这就是乡情难舍吧。
      我的家在江彰平原的边缘,是古彰明县的领地,所以从孩提时就知道过去有个彰明县。这源于母亲常提起她解放初曾当过陪审员。为防匪患,回家还佩带过短枪。对于母亲的话,我深信不疑,因为她还官至生产队队长。其实,对彰明印象深刻的是那里福田坝有一个火车站,每当寒暑假,我和兄弟还会从北江、有时也从青莲谪仙渡乘船过河,爬上火车奔向父亲工作的地方。可惜,这些渡口荒废已久。
      过去的彰明县是一方非常有文化的地方,这个可以从一部《彰明县志》中找到结论。我无意于诋毁古江油,如果将两县志对比读完,就不会怀疑我的观点。宋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县令杨天惠所撰《彰明逸事》,就收录了李白的传说故事。有人曾这样说,与其说是《彰明县志》,其实就是一部《李白文化志》,因为将李白的活动全部记载。我一直在叩问历史,为什么一个县会瞬间易名呢,而由一个镇来承袭历史的脉络?
    彰明镇就是原彰明县的治地,位于涪江东岸,为涪(江)、南(河)二水合抱。彰明古称孟津里,秦为蜀郡地,两汉时归涪县,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属涪城县。晋武帝自白沙戍迁汉昌县侨置青莲乡,属巴西郡,梁大同四年移治涪江边桥院寺,两魏废帝二年(553年)迁汉昌县治于今彰明镇,更名昌隆县,镇名治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因避庙讳而改名昌明县,隶属绵州五代时再因避庙讳而改为彰明县。北宋时彰明镇名双流镇,后更名城厢乡,明隶成都府,嘉靖末改隶龙安府,清顺治16年裁归绵州,雍正九年改隶龙安府,并拨平武五坝之地。民国29年改称治城镇。建国后改为乡,1952年再建治城镇,1958年江、彰两县合并,撤镇合并于治城公社。1984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彰明。
      今天的彰明镇作为过去古彰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太多的文化符号。国家一级文物——北宋“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碑,刻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年)正月初八日。宣德郎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杨遂撰,将仕郎中绵州彰明县尉马国祥同题,沙门辞崎书。碑文与清王琦辑《李太白全集》载枥遂“李太白故宅记”文字有出入。碑阴刻《彰明县修筑城墙记》,刻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对于研究李白出生在江油,提供了重要资料。此碑原立彰明治城,现置李白纪念馆内,被誉为“镇馆之宝”。
      彰明的地下地面文物十分丰富,宋·李白醉酒石雕墨洗,左部为一酒坛状藏水器,上覆荷叶盖,有一缺口。右为“李白醉酒”半卧状人物造型,绾髻长须,敞胸腆腹,宽袍大袖,右手抱坛,左手扶膝,神态生动。石雕墨洗造型别致,刀法娴熟,线条洗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李白醉酒雕像”。还有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宋代铜质象棋,这两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是1983年6月一位农民在彰明镇修沼气池时挖出,同时出土文物179件。
        常山郁翠,是古彰明八景之一,常山汉崖墓群是修建宝成铁路所发现,出土了不少陶器随葬品。而曾为绵州飞地福田坝的福田寺,建筑宏伟,用料、构架奇特。据碑文记载建于明代,与三台的云台观有着莫大关系。寺里那口古井,还滋润出一位著名诗人蒋雪峰。文脉相承,本来应在文庙祭祀。至今,在彰明儒林寺,每年还有一群饱学之士正儿八经坚持举行祭孔仪式。
       彰明县被撤掉,而且撤得很彻底。一些县级机构纷纷迁走,彰明中学,亦称江油二中,虽然坚持到新世纪后,桃李满天下,但也没逃过被撤掉的命运。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一体化建设推进,我们见证了江彰大地工业开发区迅猛发展,高楼拔地而起,彰明很快地融入了城市圈,与天平、中坝、三合共同构筑了江油中等城市的格局。
      怀念一座已经消失的古县城,不仅因为那里的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有我的亲人。

作者: 悠然画猪    时间: 2015-12-18 16:53
一个时代终将被另一个时代取缔!随着模式的变换而变换!适应不了发展只能淡出历史舞台。
作者: 愤怒的拖拉机    时间: 2015-12-18 17:24
彰明于西魏元钦二年设昌隆县,南宋时江油才迁入本区块,从而分置江彰二县,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属于江油占了彰明的地盘
作者: 一叶秋帆    时间: 2015-12-18 17:55
彰明县的城皇庙规模之大应是全中国独有.县城四周之城墙.城门之完整非常罕见.南塔的壮观.塔顶的风铃声一旦有风儿几里之内都可耳闻.古太白祠.原彰明县立中学既江油二中可以甠似公园.这一切都毀于文革时期.想起来好可惜.如果在一定会是天然的影视城
作者: 青莲孤客    时间: 2015-12-19 20:18
拜读。长知识了!
作者: 一客    时间: 2015-12-19 21:50
彰明如今已经是物是人非了!
作者: 期待!    时间: 2015-12-20 12:52
未能见古老的彰明风貌:(:
作者: 一客    时间: 2015-12-20 20:12
遍寻彰明,难见当年之繁华遗迹。李白纪念馆尚存《彰明县志》,可见一斑。其中描绘的青莲、紫山等景观,均是当今可圈可点之处。

作者: 云霄水瓶    时间: 2015-12-21 09:14
江彰快速通道和五桥的修建将彰明盘活了。彰明是个好地方。
作者: 350670216    时间: 2015-12-21 09:52
写得太好了!作为土著彰明人,深有感触!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5-12-21 13:55
[img][/img]

I县49.jpg (177.52 KB, 下载次数: 182)

I县49.jpg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5-12-21 13:55
[img][/img]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5-12-21 13:58
[img][/img]

书.jpg (210.68 KB, 下载次数: 251)

书.jpg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5-12-21 14:02
[img][/img]

大2.jpg (189.34 KB, 下载次数: 234)

大2.jpg

小2.jpg (201.95 KB, 下载次数: 231)

小2.jpg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5-12-21 14:05
[img][/img]

老133029.jpg (164.33 KB, 下载次数: 389)

老133029.jpg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5-12-21 14:18
[img][/img]

宋代李白醉酒笔洗.JPG (179.05 KB, 下载次数: 393)

宋代李白醉酒笔洗.JPG

作者: jyzbr    时间: 2015-12-21 22:27
祖上麻城烟楼(音)乡迁入:lol
作者: jyzbr    时间: 2015-12-21 22:36
比那个什么国际xx小镇来得有底蕴,可惜了,不知道现在很有什么遗址遗迹?
作者: 松风水月    时间: 2015-12-22 09:30
彰明县的历史文化底蕴比江油县更为厚重,最终却被江油呑并,不能不说这是个遗憾。
作者: 第二起跑线    时间: 2015-12-22 12:08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
作者: 匆匆    时间: 2015-12-22 12:19
:o:o:o
作者: 天涯--金象    时间: 2015-12-22 18:08
本帖最后由 天涯--金象 于 2015-12-22 18:10 编辑

江彰自古昌隆,每多文人骚客,风雅之士,故多历史典故,民间传说。

作者: cyfgg    时间: 2015-12-23 10:56
可惜了
作者: 泡菜坛子    时间: 2015-12-23 12:36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志城,也去过。
作者: 一叶秋帆    时间: 2015-12-23 19:00
彰昍旧闻二则供坛友分享i.清末白莲教起义.彰昍南门赵家天子.西门外的刘丞相率众念符水声称刀枪不入攻打彰明县城.最终被灭.2.民固时期的一汤大洪水使得中垻场的鱼市可行船打鱼.而处涪江下游的彰明县四道城门一关闭而兔于被淹.当时面涪江河旳北门囗立有一个镇水的大铜牛.解放后还在后北门外修鱼池被推入水中.至今无下落.文管所应该去打捞一下这件珍贵的文物3.彰明的城皇庙规模佈局建造风格比上海犬城皇庙有可之而不及.四周转楼.大戏台.罗汉几百尊.门囗吴二爷.鸡脚神把门.庙门囗通宵卖酒.小贩耢糟汤元.瓜子香烟叫卖声不绝于而.那些打亱更的从一更刭四更寻遍彰明的大街小巷....这一切也都是追忆了.要说古迹有一处可能还在.就在彰明南桥上靣常山半山腰有二块天然大岩石.名叫石锣.石鼓用石头打它们会发出不同的锣.鼓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一试.记住在右手边
作者: 菜小米    时间: 2016-6-29 12:39
治城人倍感亲切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6-6-29 17:44
如此说来,彰明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远胜于江油县啊!读罢版主之文令人好生怀念与惋惜哟!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6-6-29 17:50
如此说来,彰明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远胜于江油县啊!读罢版主之文令人好生怀念与惋惜哟!
作者: 三川贤夫    时间: 2016-6-29 17:55
如此说来,彰明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远胜于江油县啊!
读罢版主之文令人好生怀念与惋惜哟!
作者: 风信子    时间: 2016-6-30 16:31
古代的名字真好听  孟津里

去过几次彰明,很寻常的小镇

曾经的一切都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16-7-4 09:25
风信子 发表于 2016-6-30 16:31
古代的名字真好听  孟津里

去过几次彰明,很寻常的小镇

风信子 这个名字更美哈

作者: 一客    时间: 2022-2-17 22:41
青莲早先归彰明管辖,后来有了江油李白,再后来有了绵阳李白。呵呵!;P
作者: 也说丁丁    时间: 2022-2-24 18:13

拜读。长知识了!sc518icon8

作者: 刘才忙    时间: 2022-2-24 20:09
也说丁丁 发表于 2022-2-24 18:13
拜读。长知识了!

请多多批评哈,祝创作丰收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www.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