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论坛

标题: 蜀道体育——国庆大假骑游三台古城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头    时间: 2013-10-11 23:22
标题: 蜀道体育——国庆大假骑游三台古城

  国庆大假在期盼中姗姗来迟,一颗不安分的心早已蠢蠢欲动。早就想到三台去骑一圈,粗略一算,来回约300多公里。需时三天,才能有余暇边骑车边玩边欣赏风景。而不至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路跟时间赛跑。把想法在群里一说,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定路线,找景点,做好小长途骑行中的各种准备。
       国庆大假的第二天一早,十位蜀道骑友在蜀道体育崔克店,做了短暂的集合,骑上了通往三台的路。还有一些车友开车前往,正好把我们的背包换洗衣物带上,有了非常好的后勤保障,我们可以轻装上路,心情也跟着轻松起来。第一天目的地,三台鲁班水库,约130公里。下午4点过到达三台县城—潼川,天尽然下起了毛毛细雨,考虑到大家的体力和时间,加上想在三台县城的梓州公园(杜甫草堂)瞻仰诗圣的遗迹,于是决定在三台住宿一晚。开车来的车友要在下午返回江油,大家一起照了合影后,他们就返回了。











      我们则带着激动敬仰的心情来到了梓州公园——潼川杜甫草堂。一进大门一根高约十三米的盘龙石柱如定海神针一样矗立在眼前,后面一排宽约十米的阶梯直上陡峭的山坡,顶上一座水泥做的牌坊如天门一样屹立在阶梯尽头,上面四个鎏金大字——诗圣千秋。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相机合影留恋。过了牌坊,一个宽敞平整的广场,出现在眼前,正面是杜甫的雕像。左右各是仿古建筑,广场边上有杜甫的生平简介,和诗词雕刻。左面山峰上有一座七八层高的古楼,据工作人员说是名人博物馆。由于时间太晚,已经关门了。右边是杜甫草堂。工作人员听说我们是远道而来的骑友,破例让我们进去。草堂内草木深深,小桥流水,假山莲池,亭台楼阁散布其间,古香古色,小巧而精致。诗史堂以及杜甫生平馆已经闭馆,我们只能在亭台院落内驻足流连。从右边而下,留有原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田颂饶手书的摩崖时刻——崖池,还有后人刻上去的诗词。还有当时为了躲避日本空袭修建的防空洞,说洞内绵延有三公里长,由于年久,为了保护和避免游客出现意外,现在已经被堵上,充满了厚重的人文气息。















       第二天一早在吃过宾馆提供的早餐后,骑友骆驼帮我们买了三台著名的刘包子和随包子一起出售的骨头汤,味道不错,大家吃饱喝足后就向鲁班水库进发。刚一出门发现起了大雾,一切景物都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路况非常不错,没有其它风景区的车马拥堵,大家连成一条线,道路随着山势上下起伏,风景在眼前不断变换,没多久云开雾散了,山村田园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新鲜的空气,新鲜的美景,让我们忘记了疲劳,大家骑得非常尽兴。大约骑了15公里左右我们来到了鲁班水库。经过一段不长的上坡,一片开阔的湖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湖面宽广绵延与天相接,由于是阴天,水面烟波浩渺,湖中小岛若即若离,漂浮在水天之间,如梦如幻,天空在湖面的映衬下显得蓝盈盈水汪汪,星罗其间的小岛,仿佛随时都会融化在雾蒙蒙的天地里,真是仙山隔云海,飘渺天水间;误骑圣境里,回首已是仙。三三两两的游船游戏其中,让整个天地一下子有了灵动,一切都从虚幻中真实起来,思绪也从蓬莱仙境中收了回来,感紧跑到湖边留下美丽的瞬间,骑友们则散布在山水之间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飘逸的鲁班水库。










PICT1493.jpg (128.08 KB, 下载次数: 5)

PICT1493.jpg

作者: 龙头    时间: 2013-10-11 23:35

接上页


























骑上单车,向下一个目的地,云台观出发。一路都是水泥路面,起起伏伏绕山而行,有时坡度较大,中间不断的停下来补充水分和食物,但没怎么休息,希望能赶到悽江古镇吃中午饭。一路上看到好的风景,就停下来拍一张,加上本来就是收尾,结果在观桥过后,就真的变成了尾巴老。路过云台观时,已经与前面的骑友有1公里左右的距离了,在听当地人说在路边向左爬500米左右的坡就到云台观了。心想去看哈就去追大部队,于是忍不住好奇就撇左顺山而上。没拐几道弯,一堵斑驳古旧退了色的围墙出现在眼前,路边古树苍翠,遮天蔽日。转过一道弯,一片古色古香的道观模样的建筑展现在眼前,中间一个长满青苔的小广场,右边一排仿明清建筑,约有四层吧。一看就是后来修的。正面一颗高大的黄果树,枝桠满天,枝干上却没有多少树叶,长满的青苔和岁月。左后方则是一个红砖黑瓦的牌坊,上书云台圣境。穿过牌坊约十来米,一座门房矗立在眼前,飞檐翘角,灰褐色的琉璃瓦满是青苔和落叶。午后的阳光从苍翠的树丫缝隙中穿透过来,映在红墙上,门房下的小径上,门楣三天门三个大字镶嵌其上,一股苍凉古朴大气扑面而来。穿过门房,两边林木掩映下的小道顺着目光蜿蜒消失于山林之中,让人浮想联翩,仿若通到了天庭。回到广场,中间一口长满青苔的水池,水波不兴,清澈而透明,水下的沙石水草清晰的映入眼帘。池边一个长约十米的房廊直通香烟缭绕的古建筑,岁月的痕迹在墙面和屋檐上一层层剥落。门口卖香蜡纸小商贩和三三两两的香客居士的喧哗,掩盖不住繁华过后的落寞,这个曾经的道家圣地,早已没有往日王公贵族出入,万千香客朝拜时的辉煌,变成了昨日历史也是中国道家文化兴衰的缩影,注脚。给三元门票后,踏入其中,门外门里是两个世界,如果不是穿着现代的游客游走灰砖褐瓦,苍天古木下,感觉仿佛穿越到了唐宋,一阵阵烟雾曼妙腾起,钟磬之声穿越时空传到耳畔,依然是那几个音符,简单自然恒久悠远,时光在这里停下了匆忙地脚步,不再走远。褪色的院墙,琉璃瓦上的青苔,参天的古树,肃穆庄严慈祥的菩萨,挽起发簪身着蓝黑色道袍,留着山羊胡须的老道,在香烟缭绕的大殿内,微眯着的双眼,是在看已经不再虔诚的香客,还是香客身后的远山,又或是如湖面般平静的青天上,一只不知名的飞鸟,急匆匆的划破天际,转眼了无痕迹。据说一共有九层殿,一座比一座久远巍峨,每一个角落每一根梁柱,都被能工巧匠或雕刻或描绘,不计成本精工细作,在艺术追求上极尽奢侈,仿佛从这里可以直达南天。
       道法自然,玄珠无心的道家经语,又让一切归于平静自然。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走马观花般的浏览一遍,无法静心感受道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有机会再来细细品味了。
















匆匆下山,大约两公里的样子就来到了悽江古镇,不知道什么原因,这里给人的感觉像人为造的一样,都是在临街的屋面上加上做旧的木料,做成古老的样子。和大多数地震后修建的古镇一样,除了浓浓的商业味道,没有感受到古城的韵味,于是心不在焉的看了一遍,就骑上了返程的路,在快到云台观的时候,路边有一座牌坊,坐落在山道台阶中间 ,上面有老子骑牛的画像,牌坊正中写道步上南天四个大字,一种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庞然大气迎面而来。     
在经过云台观的时候,有几个车友骑上去看了一下,照了几张像,就在同伴的催促声中,下山和在路边等我们的车友一起返回三台县城,大家到县城后都觉得时间尚早,为了明天能够轻松一点,就上路决定,到芦溪后在吃晚饭和投宿。紧赶慢赶在七点多一点的时候,大家都到了芦溪,可能都知道明天只有70多公里的路就到家了,都非常轻松。结果在芦溪吃饭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一群人在街上走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找到,最后一气之下,找了个面馆集体吃面,这倒是几天来最节约的一顿饭。
       果然第二天中午就到了河西,大家觉得还不够尽兴,又在河西A鱼,和来接我们的车友萧萧一起吃了一顿饭,在汤足饭饱后才慢悠悠的的骑回中坝各自回家。
后来知道悽江古镇是一个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镇,曾经是一个小国的都城。应该有很多的文化历史古迹,却与我们擦肩而过,以后有机会还要再去一次,在那里住一晚,寻找漫漫岁月留下足迹,感受厚重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彩。

作者: 悠游老狼    时间: 2013-10-12 09:49
好耍哟。楼主PP拍的精彩:victory:
作者: 随意的我    时间: 2013-10-12 10:16
就是骑的过程拍少了。我们没看见一路的风景。呵呵
作者: 高原流浪者    时间: 2013-10-12 22:11
牛头山上的杜甫草堂是八十年代初开始重建的。




欢迎光临 江油论坛 (https://www.sc518.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