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495
查看

7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年春节云南西南边陲的旅行纪实(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22:16: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五色经幡 于 2012-6-30 20:52 编辑

第三章 佤山腹地的翁丁寨
   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离开上班老村向着翁丁寨方向进发,一路追着日头下山赶路,于夜里九点Jeep开进了翁丁的寨门,车程67公里。
翁丁寨正好一百户,四百多人口,四个生产小组,我们直接去了一组组长杨建国家,他的父亲是翁丁寨的寨主,两年前的春节我也是在他家度过的。

擅闯的我们打破了寨主家的宁静
接着我们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原创故事
他说今年76岁,年帅的他曾去过昆明
三百年前杨家的祖上带着六户人家来到这里
种下了祈福树,取名翁丁
从此,这个新建寨子的一寨之主便从杨姓产生
且世袭至今已是第六代
关于寨主
76岁的杨艾那就是寨子里的头人,佤语:达哈
是现在仍然保留的原始公社的形态的遗迹
过去负责管理氏族部落生产生活外事等重大活动
如今他仍有很高的威信
管理着寨子里的祭祀活动
凡结婚、建房等都要到寨主家祭房里祭祀之后方能动作
与寨主神职配套的有一个由寨内各家族代表组成的祭祀管理机构
各家族代表的神职位世袭固定分工明确
下面分为四个等级,一次为:
达窝—念祭祀词,吉网—算吉日,安娜—管神房,扣夹—打杂
在大型祭祀活动中,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
关于寨门:
佤语称寨门“司歪家”
过去由于砍人头祭谷魂
部落之间战事频繁
还因佤山的偏僻,野兽出没
寨门周围都挖有护寨沟
竹毒签、刺篱笆、护寨神树等作为防御的工具
未经同意擅自闯入者视为入侵
如今的寨门已经没有防范的内容
装饰得刚毅而神秘
寨主的老伴
不弃不离地伴他50多个春秋
她最爱的是吸水烟,最爱的是她的黄头巾
她笑的时候,脸上哗地一下开了好大一朵花
我似乎一下子惊讶于她的光艳
在这个僻静的佤山
黑色的土布里漂淌出青春的时光
在这天的清晨里昂扬着散发出芳香
像一湖纯净的水生动而雀跃
我知道她已经是暮年
但我相信
从青春开始再到灰飞烟灭
她依然是这样的笑脸,,,,
是的,只为这微笑
我就对这个民族充满敬意而不敢优越!

在这个稍稍透着凉气的春夜
我们和老寨主同宿一隅
糯米粑粑的香味还未散尽
满屋子盛着泛黄的故事又迎面扑来
这夜,我们在浓浓的佤乡气息中
枕着老寨主昔日的岁月
遥望着木质的陈旧檐柱躺过天明
队友朴素说:
在寨子的晒场上
搭上帐篷
守候营地
听着汽车里传来的音乐
美妙无比

生活的上品,往往是不着痕迹
然后是把自己融入其中
就在太阳高升,柔和的光线撒在干脆的茅草屋顶时
走街串巷在翁丁的草屋间
那份由心而生的恬静灌饱了我的心帆
浓处如酒、淡处如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22:31: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五色经幡 于 2012-6-30 20:57 编辑





翁丁的娃娃
当下或许他们都活在一种最低下的姿态中
生命永远都只能是目的,但是,
无论高贵与卑贱,无论愚钝与智慧
无论有用与无用,无论短暂与长久
对孩子们而言都是重要的,平等的,,,

整整一个上午,这孩子不停息地跳动着
使出全力,变换着各种姿势,
兜售着他家树上摘下的芭蕉
这是他能为家庭出力所做出的最大贡献

阳光走着猫步而来
像一杯刚刚挤出来的泛着泡沫的牛奶
还带着牛棚和甘草的气味
还带着佤山老人睡衣的颜色,,,,

历史在这里积淀了独特而富足的民族文化
发展的艰辛使得这块土地至今仍是扶贫的重点
要他们跟上小康的步伐
需要大家付出加倍的努力
可喜的是,虽然贫穷却怡然自得,,,
半为苍生,半为美人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藤椅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22:44:3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五色经幡 于 2012-6-30 21:00 编辑

一生的积蓄,一生的财富,
逝水流连,朴实无华
唯有这里的阳光和青山看得见
  
她们说这些东西不一定非要换成钱
劳动是翁丁人的本来面目
我想生活就是这样
乐趣就在于守候
女神图腾桩:
她是佤族女神崇拜“梅依吉”的化身标志
是以刻木记事的方式对司岗里创世史诗传承和释然
图腾桩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头部,有高举的双手和眼鼻口
二是颈部,没有图案
三是身部,有很多图案符号
圆点代表星星,解释了佤族有吃“星星肉”的风俗和分家族的故事
斜纹代表着山川河流,解释了司岗里传说中河流的形成
燕尾符号代表了火神燕子
牙形图案代表果实和丰收
三角符号代表着不熄的火塘
最下端横和竖的条纹代表着能和天神对话的木鼓
这是翁丁的“人头桩”和牛头桩,还有木鼓
许多故事从它们而来:
阿佤人从哪里来?
他们为啥拥有这么美丽的家园?
为啥要祭祀木鼓?为啥如此快活?
没有文字的他们怎样传承文化?
魔巴在祭祀的咒语中都念了些啥?
在佤山可以真切体会“天人合一”
走进人神共居的一方山水
女人死后归至母性大神“木依吉”那里
男人死后化成蝴蝶“阿依哦”回到人间
  
他们都是魔巴
阿佤人凡事都讲“理”
什么是阿佤理呢?请问魔巴。
魔巴是拉祜语的音译,是佤族宗教活动的主持者
在佤族人心中他上知神文,下知人道
魔巴的话就是神的语言
魔巴的咒语就是和万物神灵进行通话

看着神情专注的魔巴
感受到阿佤人心灵的虔诚和浓郁的宗教情绪
对于不可知的自然万物
佤族先民用献祭、礼拜、祈祷、颂赞、遵崇
去感动那些他们心中存在的神灵
获取同情、帮助和谅解
直到今天,阿佤人仍然坚守着民族的传统信仰
偏好着这个民族童年时留下的文化方式
执着地迷恋着那已经远逝的“原始之梦”
魔巴们通过独具特色的人神对话
向人们展示着一颗颗古老而新鲜的心灵世界,,,,
通天神器——木鼓
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生命力的见证
木鼓,佤语称“卡洛木依吉”
木依吉是佤族精神世界里最大的神,
传说,木依吉创造了人之后,住到太阳那里去了
人有事想请她帮忙,喊她的时候听不见
有一天,女首领安木拐敲响了木鼓
木依吉听到了,她便来到人间问:“你们有啥害怕的吗?”
阿佤人说:“夜里睡觉我们害怕野兽,白天劳动害怕蟒蛇”
木依吉说:“以后你们害怕的时候就敲木鼓吧,我会帮助你们的。”
如此一来,木鼓就成了阿佤人心中的保护神了

没有一个族群是受到上帝特别的宠爱
翁丁人奉了天命在这里拼死拼活掘地种植
还要备足生活用品
遇难决不退让,
活在佤山就是这样的简单而劳苦
但是,在贫穷和脏乱之中到处有可爱的身影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22:56:1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五色经幡 于 2012-6-30 21:02 编辑

这是最具体的年的象征,佤族人最刺激神经的食物
在不舍得吃的时候,将它用祭祀的方式高高挂起
寨心桩是佤族人民相互依存,和睦共处,同心同德,
维护部落利益,与部落共存亡的标志



     是在第二天下午3点,我们离开翁丁寨的,接下来我们选择了一条几乎没有自驾车走过的线路:翁丁—糯良—单甲—雪林—木嘎—竹塘。眼下,我们对这条线的路况一无所知,从地图上看一条细细地红线擦着国境线由西向东穿越,直到竹塘回到214国道上。全程210公里左右。我们为是否走这条线路忐忑不安,好处在于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走进了佤山,而且此去西盟少走200公里的路程。担忧在于是否有加油站?是油路还是石子路还是坑洼不平的土路?车子颠坏了咋办?最后我们三人决定:走!走到哪黑就在哪歇。我们说好,出了状况决不互相埋怨。
4:30车过糯良,开始行驶在石子路面上,比想象的路况好些,路的寛度又是可以错车,有时则不能错车,过了单甲乡,天色渐暗,我们在距乡政府约5公里的一家杂货铺买了5瓶汽油,用袜子套住瓶口往油箱里倒,13斤,124元。
   土路一直弯弯曲曲地向植被更加密集的大山延伸,几乎没碰上路人,更不用说碰上车了,晚上8点过,我们开始寻找宿营地,我们只有生腊肉和生米线,但没燃料,干柴火是我们急需的燃料。黑夜中我们都睁大眼睛搜寻路边,直到夜里10点我们终于看到路边一家小院,
两个中年男女见有光亮就迎了出来,男的说他们是道班的临时货摊,马上就要撤走了,还剩有鸡蛋和盐巴青菜,可把我们高兴坏了,更让我们满意的是,这个小院正好搭帐篷还可以停车,不少的干柴整齐地摆放在门口。
买好食物后,小纲居然说继续走,我和朴素都不理解但也不反对,我知道不可能再有如此适合宿营的小院在等待着我们了。好吧,也许更佳的宿营地正在等着我们,,,,,
    漆黑的夜里,我们继续前进,车速在20公里左右,真是难以置信,1030分,路的左边腾地冒出块平地,车光中我们看见还有很多干柴、木架,居然有土灶台,我们同时:“哈哈!”朴素将方向盘向左一个九十度急转,嘎然而止。当跳下车来的那一瞬间,迎面扑来的是最原始的大山的夜息,激动万分的我们把所有能吃的都搬下车,篝火是在几分钟内就燃起,火苗带着我们的笑声飘散开去,,,,

多年来我就在城市与荒原中进进出出
尽情地玩味着我的“精品享受”

记得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过:生活在别处。
对于一个行者而言,
当下和现实中的一切都不足以抵消我对在路上的渴望,
因为只有在多见树木,少见人烟的秘境,
在那些鸟兽不惊,河流的诞生地,
长着绿色阔叶和植物,铺满万古寂寞的沙漠的天空下,
我才能感到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找到我快要出让给尘世的内心。
一句话,我找到了完整的自己。
可以说,我的游记,都是在自然的口授下完成的笔记。
我的每一次出发,与其说是朝向远方,
还不如说是回到我自己,,,

我们宿营的地方是去往雪林乡的山凹凹的土路边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报纸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23:04:0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五色经幡 于 2012-6-30 21:05 编辑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6-30 00:01:4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五色经幡 于 2012-6-30 21:08 编辑


第二天,我们继续在山凹里的土路上穿行,
向着雪林乡的方向
大山里又腾地冒出个村庄——达扶村
这佤山就是让我们不断被震撼,被惊喜


他们是典型的佤族猎人
豪迈而强壮
按照祖先遗存的生活方式
在这座大山里快乐地过日子
我不知道他们内心想些啥
或许他们啥也没想
有酒有肉就是幸福时光



在佤山可以天天看到一些身体畸形的老人
他们行走在路边
旁若无人
我在寨子里溜达看到她时
她叫我跟她去吃肉我就跟了去

来到吊脚楼,等待的人都是为吃肉而来
请客的人是这个寨子的头人
他说过年期间请寨子里的老人来他家吃肉
是他职责所在,,,,
我头一次听说请人吃肉归为“职责”
满足村里人的暂时快乐
头人觉得他尽了工作的能力了

头人在洗猪大肠




我们被大山里最简单的生活所吸引
走进几近原始而美丽的山寨
开始留意那些生命如草芥一样卑微的族群
留意他们的长相
额头上的文子
节日的穿戴和日常的吃住
留意他们像树皮一样的粗手在缓慢地劳作
留意他们宽大的脚板在不停地移动
留意他们的微笑
一个不经意的动作
一个漠视的态度,,,,
所有的所有,,,都留在我记忆的底片中难以抹去,,,


19岁生下孩子就真正的当了母亲
接下来,她的生活就是不停地生孩子
用最简单的方式喂养娃娃
直到佝偻着身体
去别人家吃肉,,,,






佤族女人喜欢留长发
飘飘长发象征着成熟
还象征着美丽
当长发甩起来的时候
所有的粗狂、炽烈、无畏和爱恨,,,就飘然而来
仿佛置身神话
感叹生命空间的广阔
审视自己的浮华与喧嚣

佤族老人们喜欢晒太阳
喜欢暖暖的阳光撒在身上的感觉
这样消磨时间也是一种快乐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7#
发表于 2012-7-7 15:01:0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向往楼主的生活,却不敢效仿:)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8#
发表于 2012-7-7 18:26:1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四川
但愿他(她)的生活会改变-----虽然看起来这种生活是幸福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