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万
查看

9
回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评书(市井人物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6 14: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本帖最后由 松风水月 于 2010-7-16 14:46 编辑

说起老中坝的说书艺人,那还得数张建成老先生的名气最响。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坝鱼市口和太平场的老茶馆里,只要有这位张老伯主讲的茶座,几乎都是场场爆满。张老伯瘦高个子,因腿部略带残疾,大家背后都叫他“张bai子”。

当时的茶馆是国营或集体单位,清一色的木方桌、竹椅子,茶客以中老年人居多。跑堂的伙计肩上搭一根毛巾,一手捧一摞茶碗,一手提着一把黑乎乎的茶壶,来回穿梭于茶桌之间,给每位到来的客人泡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盖碗儿茶。大家在茶馆里有说有笑,随地吐痰,整个园子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叶子烟和纸烟味。

啪!只听张老伯用醒木往桌子上重重的一拍,喧喧嚷嚷的茶馆顿时就变得鸦雀无声了。张老讲评书通常不走常规套路,三国、水浒、说岳传里的故事凭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又添加上了许多“瓤子”(内容),书中一两页纸的内容,往往他可以讲上一两天,所以他讲的故事就比别人的更精彩。张老打评书声情并茂,绘生绘色,口技出众,模仿起万马奔腾的战争场面,让听众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

不知不觉,时间匆匆而过。讲到高潮迭起、听众兴趣盎然之处,突然戛然而止,诡秘地说道:欲知所事如何,且听下节分解。这意味着进入中场休息。张老伯走下讲座,托着一个铜锣,挨个儿收钱,一毛、两毛不嫌少,五毛、一元不嫌多,随喜。一帮混进茶馆“听巴便”(指不给钱白听)的孩子“哄”地作鸟兽散。只见风趣幽默的张老伯用念戏文的腔调,一声高喝:娃娃,你往那里走-----顿时,惹得在座的茶客们哄堂大笑起来。

待他回到座位坐定,呷上一口清茶,挽起袖口,接着开讲,这时娃娃们又偷偷潜入茶馆,围坐在四周,继续听他讲精彩的故事。

自从电视兴起之后,说书这门古老的艺术便渐渐淡出了市场,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这些曾经鲜活的场景只能永远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江油论坛 因您更精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30 1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回复 7# 流才氓


    唐先生和其他几位的书没有听过。路子猷伯伯曾是我家的邻居,经历坎坷,他是在老年之后才开始说书的。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油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 2001-2013 Comsenz Inc.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cxx1112c

版权所有:江油市图图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蜀ICP备19040267号-2 川公网安备 51078102110006号 经营性ICP:川B2-20200096

下载APP

找站务

申诉

回顶部